三年甲申(公元 1104 年),二岁。
四年乙酉(公元 1105 年),三岁。
五年丙戌(公元 1106 年),四岁。
大观元年丁亥(公元 1107 年),五岁。
二年戊子(公元 1108 年),六岁。
三年己丑(公元 1109 年),七岁。
四年庚寅(公元 1110 年),八岁。
政和元年辛卯(公元 1111 年),九岁。
是年九月,宦官童贯使辽,载辽叛臣燕人马植归,易马植姓名曰李良嗣,荐诸 朝。良嗣献策,宜结好女真,约与攻辽,其国可图。帝纳之,诏赐姓赵。图燕之 议自此始。(《宋史》卷二十《徽宗本记二》)
二年壬辰(公元 1112 年),十岁。
三年癸巳(公元 1113 年),十一岁。
四年甲午(公元 1114 年),十二岁。
从枪手陈广学击技,一县无敌(《金佗续编》卷二十八永州判官孙 编《鄂王 事》)。是年,女真叛辽。金国在辽东北,为古肃慎氏之地。五代时始称女真, 常通中国,后臣属于辽。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 1101 年),辽海滨王耶律延禧 立,号天祚皇帝,立十五年,女真完颜 min 始叛, 即阿古达。冬十月,阿古达攻 辽取宁江州(今吉林扶县东南石头城子)。十一月,又大败辽萧嗣先兵于混同江 (亦号黑龙江),取辽宾(在今吉林农安县东北滨江处) . 咸(今辽宁开原县 ) . 祥 (故治在今辽宁辽阳县境)三州。辽人常言: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 敌。至是女真兵 始满万云。
五年乙未(公元 1115 年),十三岁。
春正月,女真阿古达称帝,建国号曰大金。辽与议和。不许。九月金取辽黄龙 府。
六年丙申(公元 1116 年),十四岁。
七年丁酉(公元 1117 年),十五岁。
居家力学,昼夜读书,书传无所不览,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金 佗续编》卷二十二刘光祖《襄阳石刻事迹》)。十二月,以登州防御使马政持国 书使金,其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破强敌。若克辽之后, 五代时陷入契丹汉地,愿畀下邑。”(《金史 . 太祖本记》)
重和元年戊戌(公元 1118 年),十六岁。夫人刘氏来归。
正月,金遣使散睹来报聘,书曰:“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得者有之。”
二月,遣武义大夫马政由海道使女真,约夹攻辽。(《宋史 . 徽宗本记三》)
娶夫人刘氏。(《系年要录》卷八建炎元年八月乙亥条引《绍兴日历》)
宣和元年己亥(公元 1119 年),十七岁。
六月,长子岳云生。岳云,字应祥,号会卿,别号赢官人。
二年庚子(公元 1120 年),十八岁。
二月乙亥,遣赵良嗣使金,约夹攻辽,以取燕云之地(《金史 . 太祖本记》),
《续资字通鉴卷九十三》)
九月四日壬寅,金人来议弓辽岁币,遣马政报之。
三年辛丑(公元 1121 年),十九岁。
从乡豪周同学射(《金佗续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十二月,进封帝第九子广平郡王构为康王(韦妃所生)。
四年壬寅(公元 1122 年),二十岁。
应真定府路宣扶刘(韦台)募敢战士备胡,为小队长。(《鄂王行实编年 》卷 一)
擒农民起义军首领 陶俊,贾进和, 余党尽散(《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父和卒 ,奔丧还汤阴。
九年已卯 ,辽将 郭 药师 等 帅常胜军以 涿易二州来降。( 《宋史 . 徽宗本纪 四》)
十二月辛卯, 金人攻入辽燕京,辽主萧氏出奔。金人遣使来献捷 。
长女安小娘生。
《 金佗粹编 》 卷十三 《 先兄琛等补官告 》 :
“女安娘,夫系高祚 。”
岳飞 卒于绍兴十一年(公元 1141 年),时安小娘已与夫高 祚 结婚。按我国古 礼“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之规定,则是年安小娘至少已有二十岁。 绍兴十一年上推二十年为宣和四年。
五年癸卯 (公元 1123 年),二十一岁 。
在汤阴家守制
正月,金升平州为南京,以辽人张觉(彀)为留守。
四月癸巳,金人来归燕京及 涿易檀顺景蓟等六州 ,仅得空城。
五月,辽主奔夏。
六月丙 戌 ,张觉据城叛,以平州 来归,乃拜觉为泰宁军节度使,世袭平州 。
十一月,金人闻觉叛,遣将取平州 ,张觉奔燕山,金人以纳叛来责罪,并索之甚 急。诏命王安中缢 杀 之,函其首畀金。自是辽降将切赤齿 ,而常胜将军亦解 体,而金人乃以纳 叛为借口,兴兵南侵 。
六年甲辰(公元 1124 年),二十二岁。
为韩魏王(琦)家庄客,保韩魏王家堡。一小股起义群众来围攻韩琦故墅 ,岳飞 乘垣射杀首领张超,余众散去。(《 鄂王行实编年》 卷一 )
是岁,投平定军,为效用士,稍擢为偏校。 (《 鄂王行实编年》 卷一,又见章 颖 《 鄂王传》)
按平定军为一行政区划,属河东路,在今山西平定县,不是部队番号。“投平定 军”即到平定军应募。
七年 乙巳 (公元 1125 年),二十三岁。
在平定军。
正月,辽主天祚帝趋党项,二月行至应 州 被金人俘 虏以归,辽 亡 。
十月,金帅完颜宗 望 (即斡离不)、完颜 宗翰(即粘罕)率 兵分路南侵。宗望 自平州 起兵,进取燕京;宗翰自云中府起兵,进取太原。两路兵都指向宋国都东 京(今开封)。
十二月己酉,辽降将郭药师以燕叛降金,金尽取燕州府所属州县。郭药师为响 导,宗 望 引兵向东京。
已未,诏天下率师勤王。
庚申,诏内禅 ,传位于皇太子。皇太子桓即皇帝位,是为 钦 宗,改明年元曰 靖康,尊帝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
钦宗赵桓靖康元年丙午(公元 1126 年),二十四岁。
在平定军。
正月初七日癸酉,宗望将兵围京师,尚书右丞兼东京留守李纲御之。召诸道兵入 援。金人攻城不下,遣使来议和。十四日庚辰,遣康王赵构往为质以求成。
二月丁酉朔,是夜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率步骑万人劫金营,以败还。
初二日戊戌,罢李纲以谢金人。
初七日癸卯,更以肃王枢为质于金,康王乃还。
初九日乙巳,诏割太原 . 中山 . 河间三镇畀金。
初十日丙午,金人宗望引兵北去,京师解严。
二十四日庚申,罢诸道勤王之师。
二十五日辛酉,遣将将兵援三镇。
宗翰闻宗望议和,亦遣人来索赂,宰相以勤王兵大至,拘其使而不与。宗翰怒, 乃分兵破忻(今山西忻县),代(今山西代县),遂回太原。
五月十二日丁丑,河北 . 河东路制置副使种师中与金人战于榆次县,死之。(《续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六月初三日戊戌,以知枢密院事李纲为河北 . 河东路宣抚使,将兵万二千人以援太 原。
河东路(平定军属之)分季团练(失其名)知岳飞勇,命飞去榆次县觇金人,补 进义副尉,复归相州。(《 鄂王行实编年》 卷一 )
八月,金人既不得三镇地,初十日癸卯,以书来责叛盟,复引兵深入,十四日丁 未,以宗翰为左副元帅,宗望为右副元帅,仍分两道南侵。宗翰发云中(今山西 大同县治),宗望发保州(今河北清苑县)。
九月丙寅,宗翰破太原。
十月初五日丁酉,宗望破镇定,攻中山,上下震骇。
十四日丙午,朝庭议割三镇。
十一月十四日乙亥,宗翰,宗望两军分道渡河。
诏康王构使宗望军,许割三镇,奉衮冕 . 车辂,尊其王为皇伯父,上尊号曰:大金崇 天继序昭德定功休仁敦信修文成武光圣皇帝。康王至磁县,州人杀其副使,止王勿 行,王复还相州。
金宗望宗翰合围京师,邀帝出盟。
闰十一月十八日己酉,诏康王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遘为元帅,宗泽汪伯彦副元 帅,使尽河北兵速入卫。
二十五日丙辰,京城陷。三十日辛酉,帝如金营请降。
枢密院官刘浩在相州募敢死义士,岳飞应募。
十二月壬戌朔,康王开大元帅府于相州,有兵万人。盖枢密院官刘浩及相州所募义 士,及信德府勤王兵,大名府救河东兵,与所招太原 . 真定府 . 辽州溃兵而已。分为 五军。刘浩为前军统制,岳飞隶刘浩军。(《系年要录》卷一)陈淬都统制五军兵 马。岳飞因刘浩得见康王。( 《 鄂王行实编年》 卷一)命招群贼吉倩等,由是受 知于康王,补承信郎。
败金兵于李固渡(在河北大名县西)侍御林,转成忠郎,改保义郎。
《金佗续编》卷十四《天定别录》卷二《忠愍谥议》:“尝闻公际遇之始,自我太 上皇(高宗)凤翔于河朔,公已先负敢死名,受知大元帅府。”
十四日乙亥,康王发相州,十五日丙子履冰渡河,刘浩任先锋。十六日丁丑,次 于大名。又檄兵会大名。
岳飞留妻刘氏侍母,从康王履冰渡河,至大名府。(《金佗粹编》卷九《遗事 》)
二十二日癸未,副元帅宗泽从磁州以所部二千人先诸军至大名来会。
二十七日戊子,康王命宗泽以万人进屯澶州(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差先锋刘 浩改隶宗泽下前军统制,岳飞于此时随刘浩改隶宗泽,驰援京师,以解京师之 围。
二十九日庚寅,是日宗泽以所部至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时遣精锐与敌挑战。 (《系年要录》卷一)
从刘浩解东京围,破金兵于滑州(今河南滑县),迁秉义郎。 ( 《 鄂王行实编 年》 卷一)
康王大元帅,移兵东平(今山东东平县)。
二十九日庚寅发大名,竟不入援。
是年三月,次子岳雷生。
《 金佗宗谱》:“雷字发祥,又号声甫。”
二年(五月后为高宗建炎元年)丁未(公元 1127 年),二十五岁。
正月初三癸巳,康王次东平。
是月,与金人战开德,败之,转修武郎。
二月,大破金人于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七十里),转武翼郎。 ( 《 鄂王行实 编年》 卷一)
十四日乙亥,金人取秦桧并太学生三十人,博士正录十员;何 以下随驾在军千 人,并取家属。
二十日庚辰,康王如济州(今山东钜野县)。
是日,副元帅宗泽自澶州移军南华县(今山东东明县),与敌遭遇,都统制陈淬 败之,即据南华县。(《系年要录》卷二)
二十四日癸未,康王次济州。
三月初八日丁酉,金人立张邦昌为楚帝。
二十六日丁巳,金右副元帅宗望退师,道君太上皇帝徽宗北迁,自滑州路进,后妃 诸王以下皆从。
二十九日已未,宗泽自南华移 临濮(故城在今山东濮县南六十里)(《系年要录》卷三)
四月庚辰朔 ,金左副元帅宗翰退兵,钦宗北迁,皇后,皇太子诸臣皆行,由郑 州路进发。
二十一日庚辰,康王发济州 ,命张换,孔彦威,刘浩,丁顺等悉以其军从。
二十四日癸未,康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驻军府治。
《鄂王行实编年》卷一“大元帅移南京,复令先臣以所部从。”
五月庚寅朔,兵马大元帅康王即皇帝位于南京,改元建 炎。
以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同知枢密院事,李纲为尚收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有《南京上皇帝书》言事,坐小臣越职,夺官归田里。(《鄂王行事编年》卷一)
二十一日庚 戌,宗泽充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旋徙知开封府。
六月初四日癸亥 ,贬僭逆张邦昌潭州 安置。
二十七日乙酉,知开封府宗泽为延康殿 学士开封尹东京留守。知沧州 杜充为大名尹北京留守。
二十九日丁亥 ,张所为河北西路招抚使。
八月十八日乙亥 ,诣河北招抚使张所,自白身借补修武郎,阁 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寻又升 统制。(《乞以明堂恩奏 张所男宗本奏 》,《系年要录》卷八)
九月十五日 壬寅 ,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岭南安置,死贬所。(《系年要录》卷九)
二十一日戊 申,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裨将张翼,白安民,岳飞等十一将,以所部七千人渡河,与金人战,破之。是日,遂复新乡县。(《系年要录》卷九)
复败金人于侯兆川(在河南辉县西北六十里,亦名侯赵川,有关,重山四障,险隘天成)。(《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复战太行山,擒金将拓跋耶 。
二十五日壬子,诏赐张邦昌死于潭州。
二十八日乙卯,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及金人战于新乡县,败绩,兵溃,彦奔太行山,聚众准备,将岳飞引其部曲去,自为一军。(《系年要录》卷九)归宗泽,泽命为留守司统制。王彦将兵万余渡河归宗泽,既至汴,泽大喜,彦即以所部兵马付留守司,量带亲兵赴行在。(《宋史 王彦传》)
明钱士升《南宋书》卷十五《岳飞传》:
“飞尝乱行,几为王彦所斩,飞遂弃彦投宗泽,为统制。”
十月丁巳 朔,帝登舟幸淮甸, 翌 日发南京。
二十五日癸 未 ,帝至扬州,驻跸州治。
十二月初八日癸亥初,金人知张邦昌之废,与帝至扬州,在尽陷河北州郡后,分道南侵。宗翰自河阳(在今河南孟县南)渡河攻河南;宗弼自沧州(今河北沧县)渡河攻山东;洛索与其副撒离喝自同州(今陕西大荔县)渡河攻陕西。中原大震。
是日,金人犯 汜 水关。(《系年要录》卷十一)
秉义郎岳飞犯法(犯脱离主将王彦,自成一军,当斩之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 汜 水(今河南汜 水县),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宋史 . 宗泽传》)
留守宗泽授以《阵图》,并与宗泽论《阵图》。
二十四日,宗翰陷西京。
正月丙戌朔,帝在扬州。
初七日壬辰,金人犯东京,留守宗泽遣兵击却之。
与金人战胙城县(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北三十五里),战黑龙潭,皆大捷(《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十六日辛丑,以中奉大夫刘豫知济南府。
四月,从留守司太尉闾(京力)保护陵寝。 ( 《 鄂王行实编年》 卷一)
七月癸未朔,东京留守开封尹宗泽卒,年七十。
二十二日甲辰,以北京留守河北东路制置使杜充为枢密院直学士充开封尹东京留守,飞居故职。
八月,从闾(京力)破金人于汜水关,又破之于竹芦渡,转武功郎。(《 鄂王行实编年》 卷一)
十一月十五日乙未,相州沦陷。 (《系年要录》卷十八)
十二月十日庚申,金人攻济南府,守臣中奉大夫刘豫叛降金。
是年母姚氏自汤阴来归,妻刘氏该嫁。 《系年要录》卷十百二十绍兴八年六月丙寅条)继娶妻李娃,字孝娥,比岳飞大两岁,时年二十八。
三年己酉(公元 1129 年),二十七岁。
正月庚辰朔,帝驻跸扬州。
十六日乙未,杜充遣岳飞 . 桑仲讨其叛将张用于城南,其徒王善救之,官军败绩。(《宋史 . 高宗本记二》)
大破叛将王善等于京师南薰门外,转武经大夫。 (《 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擒杜叔五 . 孙海于东明县,转武略大夫,借补英州刺史。 (《 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二月,解陈州围,转武德大夫,授真(犹真除)刺史(《 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初三日壬子,金人陷天长军,帝弃扬州奔镇江,十三日壬戌至杭州。
五月初八日乙酉,帝至建康府。
六月二十一日,败王善军于崔桥镇。 (《 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七月,东京留守杜充以同知枢密院召还(《宋史 . 杜充传》)
杜充弃京师还建康,飞谏之不听,遂从之建康。 (《 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闰八月十四日庚寅,金人由淮东淮西两路入寇。
十五日辛卯,命杜充兼江淮宣抚使,领行营之众十余万守建康。
二十四日庚子,金兀术率众寇江南。
二十六日壬寅,帝如浙西,帝发建康。
十月初八日癸未,帝至临安府,复如浙东。
十七日壬辰,帝至越州。
败贼张用于铁路步,破贼李成于盘城 . 长芦,擒其将冯俊。 (《 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十一月初四日戊申,金兀术(完颜宗弼)陷和州,与叛将李成同犯乌江县,飞泣请杜充视师,不听。
十八日壬戌,金人自马家渡(在江宁县西南九十五里)济江,犯建康,与金人战于马家渡,诸将皆溃去,飞独力战。
还军屯钟山,杜充闻军溃,乃弃建康渡江走真州。二十七日辛未,金人陷建康,充又西去天长军,叛降金。
十二月初五日己卯,帝次明州。
初七日辛巳,金人陷广德军。
移军广德军。
十一日乙酉,金兀术犯临安府,十五日己丑,金人陷临安府,遣兵渡浙追赵构,帝至定海县,御楼船。
要击金人于广德,擒其将王权。 (《 鄂王行实编年》卷一)
收复溧阳县。(《建康捷报申省状》)
十七日辛卯,帝乘楼船次定海县,十九日癸巳,帝至昌国县,二十四日戊戌,金人陷越州,二十五日己亥,帝议移舟之温 . 台以避之。
是年,季女银瓶娘子生。
银瓶娘子卒年十三,死于绍兴十一年(公元 1141 年)十二月,上推十三年为建炎三年(公元 1129 年),当生于是年。又银瓶娘子相传原名孝娥。按孝娥乃其母李夫人字,用其母字名其女,亦失之未考。
四年庚戌(公元 1130 年),二十八岁。
正月甲辰朔,帝舟停海中。
初三日丙午,帝舟次台州章安镇。
十三日丙辰,岳飞移屯宜兴县,破盗郭吉、张威武等,尽降其众。 (《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有《赠张完》诗。
十六日己未,金人陷明州,自明州引兵破定海县,遂以舟师绝洋犯昌国县,欲袭帝舟,为枢密院提领海船张公裕引大舶击败之,金人乃去。
二十三日丙寅,御舟移次温州之馆头。
二月初三日丙子,金人自明州还临安。
十三日丙戌,金人自临安退兵,纵火焚城北行。
十四日丁亥,金人陷京师。至是四京皆没矣。
十七日庚寅,帝入温州,驻跸州治。
三月,败金人于常州,又败之于镇江东。 (《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四月十二日癸未,帝还越州,驻跸州治。诏令收复建康。
二十五日丙申,败金人于建康东南三十里的清水亭。
又败金人于新城(应为新亭)。 (《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五月十一日壬子,金人焚建康府,掠人民,卤财物,自静安镇渡宣化镇而去六合县。
淮南宣抚司右军统制岳飞闻敌去,以所部邀击于静安,胜之。
还师宜兴,杀后军统制刘经并其军。
二十七日戊辰,献静安金人之俘于行在,并奏乞守淮。
六月十四日甲申,平叛将戚方于广德军。(《系年要录》卷三十四)
七月二十日庚申,迁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兼知泰州。
二十七日丁卯,金人册命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都大名府。
八月初十日庚辰,金人陷承州。
十九日己丑,诏通泰镇抚使岳飞以所部救楚州。
是日,发宜兴,二十三日军至江阴,二十六日入泰州。
九月初九日戊申,岳飞所部大军尽到泰州,屯驻三墩以援楚。
是日,刘豫撰位于北京,国号大齐。
十七日丙辰,金人犯楚州,守臣赵立死之。
二十九日戊辰,金人陷楚州。
十月初二日辛未,秦桧自楚州孙村金左监军完颜昌军中归于涟水军丁祀水寨。
二十六日乙未,破金人于承州,献俘行在,帝赐札褒嘉。
命飞还守通泰。
十一月初三日壬寅,大败金人于南霸塘(一作南霸桥),而粮饷乏绝,割虏尸以继廪。
初七日丙午,秦桧入见。桧言:“如 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遂建议讲和,且乞帝致书左监军昌求好。
是日,自柴墟镇(在泰州南七里)渡江,屯江阴军沙上(《系年要录》三十九)
十七日丙辰,金人陷泰州。
二十日己未,金人陷通州。
二十一日庚申,通泰镇抚使岳飞以失守待罪。
是月,三子霖生。
《金佗宗谱》:岳霖,字及时,号商卿。
十二月二十七日乙未,以张俊为江淮招讨使,讨李成。
是岁,长子云从军。
绍兴元年辛亥(公元 1131 年),二十九岁。
正月己亥朔,帝在越州,改元绍兴。
初十日戊申,诏飞权听张俊节制,以讨李成。
是日,马进陷江州。
十一日己酉,自江阴军引兵之洪州。
十四日辛巳,秦桧除参知政事。
二月,至江西鄱阳与张俊合兵。
三月初三日庚子,次洪州。初九日丙午,与张俊 . 杨起沂中渡赣江击马进,大败之于西山。
十一日戊申,破马进于筠州。又败之于武宁县朱家山,杀其将赵万等。
败李成于新奉县楼子庄,追至江州。
五月,与李成战于黄梅县,杀马进,成遁走降伪齐刘豫。 (《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六月十八日癸未,张用复叛,寇江西,岳飞招降之。江淮悉平。
七月初六日庚子,充神武右副军统制,权留洪州,弹压盗贼。
八月二十三日丁亥,以秦桧为尚书右仆射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
十月,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讨建州人民起义军范汝为。 (《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十一月平范汝为党姚达,饶青于建昌。
十二月十四日丁丑,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神武右军副统制岳飞为神武副军都统制,仍以所部屯洪州。( 《系年要录》卷五十)
二年壬子(公元 1132 年),三十岁。
正月癸巳朔,帝在绍兴府(去年十月二十六日己丑,升越州为绍兴府),十四日丙午至临安。
初九日辛丑,是日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韩世忠收复建州,范汝为奔回源洞中自焚死,余众悉平。
二十九日辛酉,诏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 . 都总管。
二月初八日庚午,招讨贼曹成。
十七日己卯,发洪州,三十日壬辰至茶陵。
四月初三日甲子,曹成入贺州。
二十九日庚寅,伪齐刘豫移都汴京。
闰四月初六日丙申,大破曹成于贺州境上。
十六日丙午,又败曹成于桂岭县,成拔寨遁走连州,彬州,邵州。
五月,曹成以其众降于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韩世忠,岭表悉平。
六月初九日戊戌,诏飞屯江州。
十一日庚子,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以破曹成功,迁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 ( 《系年要录》卷五十五)
七月十六日丙子,平贼马友党郝通于筠州。
八月二十七日甲寅,秦桧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九月戊午朔,落秦桧职。
平贼刘忠余党于广济,李通于司公山。 (《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十二月初八日甲午,观文殿学士知潭州充湖南安抚使李纲罢。
十三日己亥,以折彦质为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
三年癸丑(公元 1133 年),三十一岁。
正月,丁巳朔,帝在临安。
平叛将李宗亮等于筠州。(《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二月丁亥朔,召赴行在,以刘大中言,不果行。
三月初四日己未,诏岳飞平虔吉地区的农民起义军。
四月初七日壬辰,岳飞大军次虔州。
俘农民起义军首领彭友于 hu 都,又破 hu 都石固洞,虔吉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悉平。
六月甲申朔,入虔城论囚。 (《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二十六日己酉,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自虔州班师。
七月十二日乙丑,赐御札命赴行在。
八月初七日己丑,命岳飞赴行在,仍命飞以精卒万人留戍江州。
九月十三日庚申,岳飞自江州来朝,赐飞金带器甲。飞长子云,年尚少,帝亦以战袍戎器赐之。 ( 《系年要录》卷六十八)
十五日丙寅,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落阶官,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寻诏岳飞落沿江二字。始统制官傅选屯江州,李山知蕲州,飞受命,奏乞选,山皆为本司统制,于是飞始成军。 ( 《系年要录》卷六十八)
十七日戊辰,以岳云为保义郎阁门祗候。
二十一日壬申,改充江南西路制置使。
二十四日乙亥,江东宣抚使刘光世为江东淮西宣抚使,置司池州;淮南东路宣抚使韩世忠为建康镇江府淮南东路宣抚使,置司镇江府;神武前军统制荆南府潭鼎澧岳鄂等州制置使王 ,为荆南府岳鄂潭鼎澧黄州汉阳军制置使,置司鄂州;神武副军都统制江西制置使岳飞为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置司江州。
二十九日庚辰,诏神武副军统制江西制置使岳飞所部,改称神武后军,以飞为统制。是月在江州作《满江红》词。
十一月,令王 折彦质遣吴全,吴锡两军并听岳飞节制。
十二月十四日甲午,诏李横,翟琮,董宪,李道,牛皋并听岳飞节制,以图后效。仍令横等即江州屯驻。
四年甲寅(公元 1134 年),三十二岁。
正月辛亥朔,帝在临安。
二月,有《乞复襄阳札子》。
三月十三日癸亥,诏兼荆南鄂岳州制置使。
四月十九日戊戌,岳飞出师。
五月庚戌朔,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飞兼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以飞出师也。
初五日甲寅,岳飞复郢州(今湖北钟祥县治)。
十七日丙寅,李成弃襄阳去,岳飞遂复襄阳府。
复败李成于新野市。
有《画守襄阳等郡札子》,奏画守襄阳等郡及措置营田事。
六月,牛皋复随州(今湖北随县)。
七月十七日甲子,岳飞复邓州。
二十三日庚午,复唐州及信阳军。襄汉悉平。
二十八日丁丑,初伪齐刘豫闻岳飞复襄阳,遣使乞师于金主晟,以求入寇(《系年要录》卷七十八)
八月,奏乞侍亲疾,有《乞侍亲札子》,二十五日壬寅,镇南军承宣使神武后军统制充江南西路舒蕲州兼荆南鄂岳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自中兴后,诸将建节,未有如飞之年少者。
诏镇压湖南鼎澧地区农民起义军杨太。
移屯鄂州。襄阳,随,郢,唐,邓,信阳并作襄阳府路隶之。
行营田。
九月十五日辛酉,金兀术(宗弼)合伪齐刘豫率北军南寇。
骑兵自泗攻滁,步兵自楚攻承。举朝震恐。
十月二十一日丙申,金人陷濠州。
十一月十三日戊午,是日金人陷滁州。
十四日己未,张浚知枢密院事,浚请遣岳飞渡江入淮西,以牵制金人之淮东者。
帝赐御札,趣岳飞提兵东下。飞奉诏出师池州。先遣牛皋渡江。
十二月十八日壬辰,湖北制置使统制官牛皋,徐庆败金人于庐州。
二十六日庚子,金人退师。伪齐刘麟等弃辎重遁去,昼夜兼三百余里,至宿州方敢少憩
五年乙卯(公元 1135 年),三十三岁。
是月,岳飞入觐。(《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二)
金主 dan 遣耶律绍文谕奉使王伦言:“伦留云中无还朝。”乃遣副使蓝公佐先归,论岁币、正朔、誓表、册命等事。
奏乞追复张所原官。
十四日辛酉,子云以特恩转武显大夫遥郡刺史,飞上章力辞。
十五日壬戌,奉敕追 复张所为左通直郎直龙图阁。
十一月十二日已丑 ,故追 复左通直郎直龙图阁张所特与一子官,仍赐其家银绢百 匹 两。以岳飞再乞褒赠,故有是命。
十二月二十一日戊 辰, 兀 术留苏符等于东京,谋复取河南。
十年庚申(公元 1140 年),三十八岁。
正月十五日 辛卯 ,李纲卒于福州,年五十八,谥忠定。
五月初六日 乙卯 ,金人叛盟,完颜宗弼等分四路入寇,尽陷河南陕西诸郡。
十三日丙戌,宗弼入东京,留守孟庾以城降。
十四日丁亥 ,刘琦(金旁) 至顺昌府。
十六日已丑 ,金人陷西京。
十八日辛卯 ,湖北京西宣抚司忠义军马李宝与金人战于兴仁府境上,杀 数百人,获 其马甚众。宝,岳飞所遣也。
二十四丁酉夜,李宝、孙彦在宛亭县界荆 罡 劫金人大寨, 死千户三人并鹘 旋郎君,夺到马一千 匹 。
二十五日戊 戌,诏诸路进讨。
二十九日壬寅,金人围顺昌府。
六月 甲 辰朔,授少保兼河南府路陕西河东河北路招讨使,加食邑 食封,寻改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二日 乙巳 ,李宝复败金人于黄河南岸。
初五日戊 申,以东京副留守刘琦为沿淮制置使。
赐札趣援刘琦 。
十二日 壬子 ,顺昌围解。
十三日丙辰,湖北京西宣抚司统制官牛皋及金人战于京西,败之。
飞大举进兵。
二十三日丙 寅,湖北京西宣抚司统领官孙显及金人战于陈、蔡间,败之。
闰六月十四日丙戌,淮西宣抚司都统制王德复宿 州 。
二十日壬辰,湖北京西宣抚司统制官张宪、傅选及金将韩常战于颖昌府,败之,复颖昌府。
二十四日丙申,张宪复淮宁府。飞以胜捷军统制赵秉渊知府事。
二十五日丁酉,杨成复郑州。
二十六日戊 戌,淮西宣抚使张俊与都统制王德克亳州 。俊军至城下,父老列香花迎军。俊引兵入城。
二十九日庚子,准备将刘政复中牟县。
是日张俊弃 亳州 ,引军还寿春。
七月壬寅朔,张应、韩清收复西京。孟邦杰复永安军。
初二日梁兴等收复绛州 垣曲县。
初五日丙午,卫 州 忠义统制赵俊收复赵 州 。
初六日丁未,梁兴等与金人战于济源县西曲阳,大破金将高太尉军。
梁兴等复怀、卫二 州 ,断金人山东河北之道,金人大恐。
初七日戊 申,杨遇复南城军。
初八日已酉,大破金宗弼(兀 术)拐子马于郾城。
初十日 辛亥 ,复战于五里店,败之。
十三日甲 寅,复败宗弼于临颖小商桥,杨再兴死之。
十四日乙卯 ,再战颖昌,杀兀术婿 统军上将军夏金吾。
奏河北诸捷。
十八日已未,张宪复败金人于临颖。
追兀术于朱仙镇,大破之。遣使修治陵寝。军声大振,中外响应,金大将韩常皆欲内附。
有诏班师,十八日已未,奏乞止班师。
二十一日壬戌,诏飞班师。飞一日得十二金字牌,遂班师。河南 州 郡复陷于金。
二十七日戊 辰,奏赴行在。
上章辞子云特转恩命。
八月,金人犯淮阳府,飞遣兵救之。
上章请解兵权致仕。
诏不许。
九月壬寅朔,秦桧主罢兵,召岳飞赴行在。
诸大帅皆还镇,自是不复出师矣。(《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
初七日 戊 申,金人复入西京。
八日已酉,岳飞已至行在。
又命控扼九江。
十月,川陕告急,命王贵、董先援之。
十三日甲 寅,湖北京西宣抚使司参议官高颖奏:乞委臣措置河北河东京东三路忠义军马,为攻取之计,庶几可以裨赞岳飞十年连结河朔之谋,然一无所成。(《金佗续编》卷十《令措置河北河东京东三路忠义军马省札》)
十一月,命益光 州 兵援田邦直。
是冬,梁兴复怀、卫二州 ,断山东河北金帛马纲之路,金人大扰。
十一年辛 酉(公元 1141 年),三十九岁。
初十日庚戌,先是金都元帅宗弼自顺昌战败而归,遂保汴京,留屯宋、亳 ,出入许、郑之间,复签两河军与蕃部凡十余万, 亦 谋再举。及闻秦桧召还诸军,乃举兵南寇。
十九日已未,金人陷寿春, 守兵千余人,系桥淮岸,以济其众。(《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九)
二十六日丙寅,金人陷庐 州 。
奏乞会诸帅破敌。
赐御札令飞进兵江州 。
二月初四日癸酉,淮西宣抚司都统制王德渡江屯和 州 。
初七日丙子,王德等人败金人于含山县东。
初九日戊 寅,始奉出兵江州 之诏,乃下令以十一日庚辰就道,且以奏闻。
十一日庚辰,飞力疾发鄂渚,是日 抵 黄 州 。
十五日 甲 申,复赐御札趣出兵。
师至庐 州 ,金人遁走 ,飞还兵舒州 以待命。
三月庚子朔,赐御札令会合张俊,平荡寿春。
复赐御札令会合韩世忠,平荡寿春。
初四日癸卯,飞发舒州,援濠州。
初八日丁未,金人陷濠州。
初九日戊申,张俊遣杨沂中、王德入濠州,遇金伏兵败还。
十二日辛亥,飞至定远县,金人又遁,飞还屯舒州。
是日杨沂中自宣化渡江归行在。
十三日壬子,金人自涡口渡淮北归。 (《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九)
十四日癸丑,张俊引兵渡江归建康府。
十八日丁巳,刘琦自和州引兵渡江归太平州。
二十一日庚申,令飞权暂驻扎舒州,听候指挥,前来奏事。
四月初二日庚午,令岳飞遣兵前去彬州镇压宜章起义洞民骆科。
十一日己卯,令飞遣兵应援光州。
二十三日辛卯,入朝,
二十四日壬辰,除枢密副使,加食邑食封。
上章辞免,诏不允。
二十七日乙未,罢三宣抚司,皆冠以御前字。各营统制,悉改御前统制,黜陟赏罚,自达御前。又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将随行军士,各归本营。翌日宣制,左右皆易枢密院人也。(明钱士升《南宋书》卷十五《岳飞传》)五月初三日庚子,赐三宣抚司统制官以下召书,有“凡尔有众,朕亲统临,肆其偏裨,咸得专达”之语。时更军制之初,将士多不安,故有是诏。
初十日丁未,诏与张俊如楚州阅兵。
奏乞罢枢密副使,别委异能,同张俊前往阅军。诏不允。
六月十六日癸未,张俊、岳飞至楚州。
自楚州还朝,奏乞罢枢密副使,不报。
再上章乞罢枢密副使,诏不允。
八月初九日甲戌,罢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
十四日己卯,僚属散去,命拘收岳飞军中财物。
九月初八日癸卯,张俊诱使王俊诬告张宪,张俊遂收宪属吏。
十月十三日戊寅,下岳飞父子于大理寺。
十七日壬午,魏良臣充大金军前通问使,王公亮副之。国书但使之敛兵,徐议余事。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界,割唐、邓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疆土。
十二月二十九日癸巳,诏岳飞赐死于大理寺。飞死年三十九,天下冤之。
注:以上资料由郭光先生整理,感谢郭光先生。
武穆后人 发表于 2014-1-14 09:32
好几个字,电脑都能打出,却用拼音代替,不解。例如:吴玠的“玠”,刘錡的“錡”,万俟卨的“卨”,完颜亶 ...
欢迎光临 岳飞网爱国者论坛 (http://www.yuefeiw.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