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岳飞网爱国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岳飞后人鏖战特高压皖电东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4 16:3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岳增省 于 2013-4-24 16:35 编辑



        国网交流建设精品 电网英雄精忠报国

                  岳飞后人鏖战特高压皖电东送

《人民网》讯;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摘自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他们或为国捐躯,或叱咤风云,或激流勇进,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浓重的一笔。自我国2007年第一条特高压工程建设以来,以国网交流建设分公司为代表的特高压电网建设者或撇家舍业,或披星戴月,或负重奋进,为特高压电网一次次攀登高峰奉献青春,挥洒汗水。

1.初闻英雄

4月17日中午,笔者走进特高压皖电东送工程淮南站工地食堂,大师傅打开大木桶,饭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拿着碗鱼贯而入,他们边吃边说话,爽朗地谈笑着,让我想起《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大碗吃肉,大口喝酒,甩开膀子上阵杀敌。淮南站魏志宏经理一边添饭,一边说,人是铁,饭是钢,能吃饭就能干活,工人们都是四碗“起步”,干起活来也风风火火,斗志昂扬。

在我的印象中,英雄应该是救人于危难,救世于倒悬,救急于千钧一发,救命于悬崖勒马,百战百胜,轰轰烈烈。可细细想来,那是乱世中的英雄,在和平建设时期,平凡中坚守,平淡中付出,日夜奋战在特高压工地,毫无怨言,心甘情愿,更是英雄。

我对魏志宏说,你们特高压项目经理,个个都是英雄,没有你们,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魏志宏憨厚地一笑,说自己干的都是分内的事,不算英雄,要说英雄,淮南站工地还真有一个,而且是“正宗”的。

他说的是安徽电建二公司的特高压项目经理,岳飞的第29代子孙岳粹校。听到这个消息,我异常兴奋。小时候看《岳飞传》,长大后看岳飞的电影,看得我热血奔涌,没想到,还能在这个偏僻的特高压工地上见到岳飞的后人。

2.初遇英雄

岳家世代忠良,著名的岳母刺字广为流传,刺的正是“精忠报国”四个字。在那个年代,岳飞以军事才能报效国家,虽壮志未酬,但名垂千古,为后人做出了忠勇的典范。今天,他的子孙建设特高压电网的事业,更是对祖先忠勇报国之心的一种传承。我想,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整个国家电网公司都在以建设坚强电网报效祖国,建设特高压电网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国家电网人的崇高使命。

不知道这个素未谋面的岳家后人长什么样儿,是不是有武将气质。怀着某种期待,我静静地等待与他见面。淮南的阳光十分绚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朝我走过来,伸出手说:“你就是夏记者吧,我是岳粹校。”我朝他点点头,伸出手。这只手掌粗糙有力,你能感受到一股力量。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我们边走边聊。

“你从小看《岳飞传》吗?”

“怎么不看,我们全村的小孩都看,不识字的时候就听老人讲故事。”

“那你怎么就到了特高压工地上来了呢?”

“这个,说来话长,我是干电网的,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必须得有我的足迹。”

“为什么一定得有你的足迹呢?”

“因为,我姓岳。岳飞的岳。”

“我看啊,不仅是岳飞的岳,还是山岳的岳。特高压1000千伏电网,号称世界电网技术的珠穆朗玛峰。”

“对,对,对,说得好!说得好!”


3.初识英雄

岳粹校今年45岁,在家排行老大,父亲是当地村支书,岳粹校回忆,在60年代闹饥荒的时候,左邻右舍没饭吃,家里哪怕只有两碗米,父亲也要给那些饿得揭不开锅的邻居一碗。幼小的岳粹校兄弟姊妹虽然挨了饿,但这件事一直都记在了心里,几十年后,他把这种责任和担当带到了工地。

干工程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淮南多雨,基础浇筑条件达不到要求,为了将地下水抽出去,岳粹校有时候在工地上一守就是一晚上,等到水完全抽干,他还要下到坑道里这里捏捏那里看看。每当与其他施工单位在时间上出现冲突时,岳粹校总是让别人先干,尽最大可能让对方得到方便,他记得父亲说过,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干好了大家都有成绩,光自己好不算真的好,不仅要自己好,还要亲戚好,邻居也要好。他说的亲戚和邻居,就是那些与他一样,在特高压工地上,为早日投产日夜奋战的参建单位。

今年4月,为了适应特高压战略,交流公司要求压缩工期,魏志宏找到总监王清波和岳粹校等人,商量对策,几个人关起门来,你一言我一语。没过几天,业主项目部根据交流公司“大干200天,争取提前投运”的目标,提出“两板”工作思路,一是“树看板”,一是“补短板”。顾名思义,“树看板”就是利用特高压皖电东送工程“四比四推进”的平台,把各单位的安全、质量、进度晒一晒,这样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氛围就形成了。“补短板”就是对进度落后的施工单位进行定点帮扶,业主项目部组织大家都来帮着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在施工管理和组织上提供“智囊”。岳粹校说,业主单位交流建设公司的管理是抓大放小,分寸刚刚好,力度刚刚好,既能管控有力,又能发挥我们参建单位的积极性,施工单位跟着这样的业主,干起活来轻松,事半功倍。

4.英雄播撒光明的感动

“你有多久没回家了?”我问。

“过年到现在。”他答:“我家全搬过来了。”

老岳动情地说,组织上照顾,让他的爱人也在这个工地工作,干的是物资供应。去年,女儿岳兰考上澳门大学,第一个寒假,在工地住了31天。她说,爸爸妈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这么些年,岳粹校一家在全国各个建设工地上移动。

谈到这个女儿,岳粹校心花怒放。当年她出生的时候,取名“岳一”,图的是简单,写起来省事,用老岳的话来讲,考试还能节省几分钟呢。结果,却遭到了全家人的“批判”,女孩子不该取个男孩名。上户口的时候,户籍办的熟人笑道,要换还来得及,一根烟的功夫,老岳将女儿的名字改为“岳兰”。

这个名字,有寓意。岳粹校的母亲叫孙启兰,最后一个字就是兰。父亲长期在村里工作,无暇顾及农活,为了养育几个子女,家里的农活都是母亲一个人干。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久而久之,母亲也落下了一身病。也正是母亲的勤劳和善良,让岳粹校在电网建设工地上,从不叫苦喊累。给女儿改名字,虽是一根烟的功夫,可岳粹校就在那短短的一会儿,扫描了母亲的大半生。

岳粹校与这个宝贝女儿正在进行一场“暗战”。去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岳兰参加高考,岳粹校进军特高压工地。两人约好,看谁能取得好的成绩。

高考后,岳兰被澳门大学录取了,拔得头筹。老岳笑得合不拢嘴,却只淡淡地说,没丢岳家的脸。同时,他也暗自努力,也拿回来工地上的先进工作者,工程各项指标都在前头。

“我这比高考不差,干了半辈子电网,还是头一次干百万伏,这比高考还高考。”岳粹校喃喃地说。

这是一个多么精妙的比喻啊!电压等级高,技术含量高,施工要求高,比高考难,难在前无古人,难在后有追赶,要立一座不朽的丰碑,实在不易。

日影西斜,特高压皖电东送示范工程淮南站的钢铁构架,在霞光中十分静谧,显得安宁,此时此刻,与岳粹校一样的千千万万电网建设者,在淮南、浙北、皖南、沪西等工地上将自己的汗水融入到这个时代的发展之中。

推开工地的简易窗,我轻轻地吟道: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记者(夏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岳飞 岳飞网 岳飞官网 岳飞爱国者论坛 岳飞思想研究会 ( 渝ICP备19000161号  

GMT+8, 2024-6-9 17:47 , Processed in 0.1630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