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岳飞文化 > 名家名篇

岳飞精神 超越时空

发布时间:2017-12-15 16:53:33  作者:  来源:
岳飞的浩然正气、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的为官主张,家喻户晓超越时空,早已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飞的浩然正气、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的为官主张,家喻户晓超越时空,早已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用高视角、宽视线、广视野来考量和挖掘岳飞精神的当代价值,并将其实现到最大限度,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岳飞精神是岳飞人格与思想、行为yu 业绩的升华、抽象和结晶。岳飞精神内涵宏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五个要素。一个核心是爱国主义。五个要素是尽忠报国,捍卫统一;事母至孝,教子有方;惜将爱兵,严明军纪;生活俭朴,坚守清廉;好学进取,自强不息。这五个要素又可简化为五个字,即忠、孝、严、廉、强。爱国主义是岳飞精神的核心,是贯穿和衔接整个岳飞精神及其各个要素的主线和红线。大凡提到岳飞,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忠,就是爱国。身处当时历史环境的岳飞,忠君与爱国当然相关、相连,这岳飞精神,超越时空。 自然,也是必然。但,岳飞的忠,首要的和主要的,不是忠于君主,而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岳飞之中,富有理性。包括岳飞接第十二道金牌之后而班师,也是如此。遍查中国古代历史,又有谁敢于接连十一次公然抗旨呢?第十二道金牌到来之时,形势已发生了突变,岳家军实际变成了陷于困境的孤军,而且前有敌军重兵的窥测,后有赵构心腹的挟制,并有粮草供给断绝的危险,因之岳飞审时度势,以变应变,及时作出了理性的、明智的班师决定。评判历史人物,重要的不是看他比后人少了什么,而是看他比前人多了什么。历史昭示人们,无论是作为民族英雄的岳飞本人,还是作为文化硕果的岳飞精神,许多贡献都是前所未有的。时势造就英雄,也造就英雄精神。岳飞精神,是南宋时期人民意志和民族美德的集中体现,是这个时期时代精神的经典范例和时代最强音。显然,它是我们今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 自南宋以来,岳飞一直得到广大人民的不断纪念,这绝不是无缘无故的。人民是多情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岳飞身上保留着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德,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每当祖国蒙受耻辱,遭遇劫难,频临危亡之际,后世的中华儿女就不能不怀念岳飞。在抗日战争中,岳飞的《满江红》就成为一曲战歌,激励着中华儿女以身许国。岳飞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岳飞的“尽忠报国”精神却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钱清彩《精忠说岳全传》在岳母刺字一段文字中说:“岳母即带了媳妇,在神圣家庙之前焚香点烛。拜过天地祖宗,然后叫孩儿跪着,媳妇磨墨。岳飞就将衣服脱下半边。岳母取笔,先在岳飞背上正脊中写了‘精忠报国’四字,然后将绣花针拿在手中,就咬着牙根而刺。刺完,将醋墨涂上了,便永远不褪色了。”而《宋史﹒何铸传》也记有此事:“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已,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两者说的是同一件事,但前者为小说家言,而后者则是史笔。古老的故事道出了岳飞的精神之源。 诚然,岳飞一生有功也有过。在和宋高宗的关系上,有统一也有矛盾,既有“忠”、也有“斗”,不存在对高宗的“无限忠诚”、“绝对忠君”的问题。“当然,在岳飞的一生中,‘剿贼’与抗金相比是居第二位。” 正因为在南宋初期的社会矛盾小,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是次要矛盾,而岳飞一生的主要活动是献身于抗金斗争和反对赵构、秦桧妥协投降的政策,这就决定岳飞的主流——抗金业绩是主要的。而其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作为忠君、忠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应予以否定,但这毕竟是支流,是次要的。瑕不掩瑜,功大于过。这就是说,我们在评论岳飞的思想时,所应当强调的和肯定的是他那坚持抗金、反对妥协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而不是他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忠君思想。 岳飞之死,正是死于他坚持抗金斗争、不屈地与赵构、秦桧妥协投降政策作斗争上。岳飞为爱国抗金而死,绝不是“死于忠君”。如果他事事处处能象在镇压农民起义中那样地“忠君”,岳飞还会遭高宗杀害吗?六十年代初,曾掀起过一场关于岳飞的讨论。有的人在讨论中真确地指出,“历代统治阶级总是减弱他(岳飞)的抗金声望,只强调忠君”。这话,在今天仍然值得深思。历代统治阶级强调岳飞的“忠君”,显然是为了歪曲历史上的岳飞的真是形象,利用岳飞在人民中享有的崇高威望,宣扬“忠君”思想,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今天,我们在研究和评论岳飞思想时,不能不注意到八百多年来关于岳飞忠君的传统影响和舆论。我们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尊重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对岳飞的 忠君思想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满江红·写怀》(一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的代表作。八百多年来,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以鲜见的豪迈气势,极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但凡宋以后的诗词选本中,是必选的篇章。清人陈廷焯在《云韶集》中谈到此词说:“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著名古典文学家唐圭璋先生论此词时说:“此词直抒胸臆,忠义奋发,读之是以起顽振儒。‘莫等闲’两句,大声疾呼。唤醒普天下之血性男儿,为国雪耻。下片承上,名言国耻未雪,余憾无穷。‘驾长车’三句,表明灭敌之决心,气欲凌云,声可裂石。看来,预期结果,亦见孤忠耿耿,大义凛然。”《满江红·写怀》,是一篇融政治、军事、历史、实现、前途为一体的佳作,在艺术上也是字字千金。这样的词作,只有出自岳飞这样矢志公忠、驰骋疆场的军事将领,只有像岳飞这样对真实情感的抒发,是许多文人儒士难以写出的,这便是它成为千古绝唱的根本所在,也是它激励一代又一代后来志士仁人的根本所在。 在宋代书苑里,岳飞的书法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岳珂曾在《金佗粹编》中提出其先祖书“仿苏体”即苏东坡体。其书浑厚端庄,韧力分明,耐人寻味。唯上海图书馆藏《凤墅帖》中有三帖《与通判书》拓本,汤阴岳飞纪念馆藏《与通判书》摹刻石碣为岳飞手书真迹,其余世传种种岳书作品,如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岳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以及“还我河山”“墨庄”、《谢讲和赫表》、《洗马贼》等石刻,经考证虽难断其为真迹,但反映了后人对岳飞的景仰和爱戴,虚托其名,想使该作品得以流传,启迪来者。岳飞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无论是军事上、政治上、思想上还是在文学、书法艺术上,他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占有一定的地位,这是许多封建军事将领所不能匹比的。汤水淙淙,滋润着汤阴这片古老的土地。古老的汤阴九百多年前诞生了一个人,这个人以三十九岁的短暂生命,金戈铁马,驰骋抗金战场,屈死风波亭中,谱写了一曲正气之歌,这个人的名字叫岳飞。汤河孕育了汤阴,汤阴又以岳飞这位彪炳史册、千古不朽的英雄而知名于海内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是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岳飞得到了不朽,在人们的心中,岳飞得到了永生。对一个人的景仰崇拜莫过于把他神化,建庙修祠,塑造金身,顶礼膜拜,四季香火祭祀。孔子如是,关公如是,岳飞也如是。 一个人物,见证着一段历史,领一个地区的风骚。早在明初汤阴人就在县城修建了精忠祠,纪念岳飞这位旷古一见的大英雄。岳飞至此开始走上神坛,享受乡人祭祀、供奉。明中叶,瓦剌入侵,经土木保之变,明皇帝急需凝聚全国士气,构筑一道心灵的万里长城,派大学士到汤阴,官民合建,将精忠祠移之县城中心,修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岳飞庙巍巍壮观,成了汤阴人一张最珍贵的名片。为英雄树碑立传、塑身建庙,是中国的传统,与岳飞相关的遗址纪念地,在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宜兰在内,计有四十三处,可见其影响之众,被爱戴之广。 历史,翻过了近千年,许多领一代风骚者,销声匿迹了;一些开创了朝代者,也在渐渐的为世人所遗忘,可岳飞却横贯时空,长存于历史长河。岳飞的爱国精神,岳飞的精忠铁魂,是中华民族的铮铮脊梁。汤阴岳王庙,杭州岳王庙,朱仙镇岳王庙,国内还有着众多的祠堂,在神样的供奉着岳飞。岳飞精神与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