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岳飞研究 > 学术

高风亮节 旷世贤将--[龚延明]

发布时间:2017-12-15 16:50:18  作者:  来源:
民族英雄岳飞不但以抗金和反投降斗争的丰功著称于史,而且以他的高尚品格与古贤将之风激励和鼓舞着后人。

民族英雄岳飞不但以抗金和反投降斗争的丰功著称于史,而且以他的高尚品格与古贤将之风激励和鼓舞着后人。 


一、节俭廉洁 谦虚敬贤 


岳飞起自寒微之家、行伍之中,不到十年,“位至将相”。他虽身居显位、高官厚禄,但并没有忘记民间的疾苦,而是保持了节俭淡泊、刻苦励志的美德。 


当时诸大将中除岳飞外,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吴玠、杨沂中,都以经营田产致“金钱巨亿”,“置歌儿舞女”竟相侈靡。高宗也鼓励他们这样做。例如:韩世忠于新淦县购买田产,高宗闻知后,十分高兴,度为韩世忠“为子孙”计谋后福,没有其他野心,特别表彰他的“忠”;因此,赐名韩世忠新得的田庄为“旌忠庄”。再如杨沂中在西湖边大造私宅,擅自引西湖水环绕杨宅四周,受到了朝官的控告。高宗则亲自为他辩解说:“若以平盗之功言之,虽尽以西湖赐之曾不为过!” 


张俊派士兵搞海外贸易,一次垫付本钱五十万贯,“获利数十倍”;他贪占良田遍天下,罢兵权居家后,每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担。 


而岳飞,除了高宗赏赐之外,不经商,不置田产,不营造豪华的宅邸。平时饮食不超过两个荤菜。一次,留部将郝政进餐,碰巧一个荤菜也没有。赦政进送酸馅,岳飞尝后,把剩下的当作“晚食”。又一次,岳飞发现饭桌上添了一道红烧鸡,他马上查问,厨师回答说,是州里送来的。岳飞传命下属,此后不许为他进送佳肴。岳飞在家穿的是布衣素服。岳飞不娶姬妾,家中更无歌伎舞女。蜀帅吴玠的一个属官,到鄂州来与岳飞商议军事,岳飞设宴招待他。使这个属官非常奇怪的是:宴会结束了,也没有出现一个女人来陪酒。他回四川后,即向吴介谈起此事。姬妾成群的吴大帅,从结好岳飞考虑,立即花了二千贯钱买了一个出身于士族家庭的姑娘,以及陪嫁的金珠宝玉送给岳飞,岳飞盛情难却,但以岳飞的志向和情操是断然不能纳妾的。如何婉言辞谢呢?岳飞自有办法。见面时,岳飞叫她立在屏风后面,对她说:“我家的人,都穿布衣,吃的是肉末酱面。女娘子倘能同甘苦,就请留下。否则,我不敢留!” 


姑娘只是吃吃的发笑。她原是为坐享富贵而来的,听了岳飞的话,感到身入将相之家,居然要过这般清淡生活,不免感到好笑,这当然是不满意的表示。岳飞于是对姑娘说:“既然如此,则不可留也!”岳飞把姑娘连同嫁奁都退了回去。当时部将都劝岳飞把她留下,“以结好”吴玠。岳飞说:“如今国耻未雪,难道是大将安逸取乐的时候吗?”吴玠听说后不但不生气,反而愈加敬重岳飞。 


岳飞自己过着淡泊清廉的生活,对他人则慷慨解囊。他得到朝廷厚赏,都用来奖励战士。军国缺粮,宁可出家财、私藏以资助。母亲、兄弟从北方接出来后,在九江安家,聚族而居,但家产“仅有田数顷”。 


岳飞被害抄家,“家无余财”。秦桧不相信,穷凶极恶地审问岳飞家的吏仆,结果,还是被抄家时的那点财物。二十年后,岳飞得到平反昭雪,朝廷偿还岳家充公的财产,计钱仅三千八百二十二贯,水田七百多亩,陆地一千一百多亩。经办的官员,“恻然叹其贫”。而大将刘光世,不算他在浙江青田霸占的大片土地,光在淮东,就夺取民间膏腴水田三万亩。当时诸大将在杭州都建有规模宏大的宅邸。唯独岳飞没有。高宗打算在杭州给予岳飞建造华丽的府邸,岳飞慨然辞谢,他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淡泊存高志,宁静以致远。岳飞确是当之无愧的。 


岳飞入伍时喜饮酒,数斗不醉,后来因醉酒打过人。高宗面诫他,等到收复中原,方可饮酒,岳飞从此戒酒。当时,盛行室内烧香,特别是仕宦之家,爱烧进口的高级香料(沉香、檀香、乳香),被作为一种高级的享受。一天,岳飞以沉香分给属官,一人一块,黄机密分得的最小。岳飞感到分的不均匀,取出一袋重新分配,轮到黄机密,剩下的又是最小。岳飞不知如何是好。黄机密说:“某以一身从军,虽沉香,无所用之。”岳飞听了很高兴的说:“某旧日亦爱烧香,在瓦炉中烧柏香耳,后来亦摒之。大丈夫欲立功业,岂可有所嗜好耶?” 

岳飞办事果断,但绝不刚愎自用。他能够广采众智、虚心纳谏。每池出征,士人争陈方略,岳飞则圪较其优劣,有选择地采纳,并各赠送一份礼物。部将赦政的门客侯邦,太学生出身,一次向岳飞献计,为岳飞所采纳。岳飞感到这是一个人才,便留于账前使用。赦政害怕侯邦在岳飞面前揭发他的阴谋,要设法除掉他。岳飞知道后,大怒说:“赦政何人,敢杀士人!”侯邦遂得到了岳飞妥善的保护。平时,岳飞常对周围的属官说,倘有做的不是之处,应当及时提醒他,以消灭工作中的大小错误。对重大的事,岳飞总是先找人共同商量,慎重处理。 


南宋诸大将如张俊、刘光世、杨沂中等人都是贪功忌才的人。一次,刘光世在高宗面前大言不惭地夸口:“他日史官记中兴各将帅,书臣功,功第一!” 


对这样一个尸位素餐的懦将,如此贪功,连高宗也不得不申斥他“徒为空言!”而岳飞,功盖天下,却从不居功。每临功赏,总是以“无功”辞谢。高宗也不得不承认岳飞“推功名而不居,”“每拜官必力恳避”。岳飞也不以功自居,却推功及人,让功于同列与部属,这是南宋诸将中所仅有的。如收复襄阳六役郡时,朝廷曾命刘光世派兵出援。结果,在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的第三天,刘光世所部郦琼的五千军马才姗姗而来。可是,岳飞上报战功时,却请求“先推刘光世犄角之功”。他说:“虽其不及期,然臣之军士知有后援,所以能成薄效。”而对部属,更是“尺寸之功,丝毫必录”。他总是说:所打胜仗,“皆将士竭力,在臣何功!” 


岳飞身居显要,职权很大。但他从不以私事去“干请朝廷”。幕僚刘康年,受命赴杭州呈报襄阳之功时,他利用职权,在空白印纸(空白公函)上填写了封岳飞母亲为“魏国夫人”,岳雷授“文资”官阶的请求。朝报公布了此项任命后,岳飞不胜惊骇,立即上书力请收回成命,表示决不敢以“私门”希求恩宠。为此,岳飞还惩办了刘康年,并要求朝廷对他治罪。.对比之下,张俊请示政府“独免”他家族大产业的科赋,刘光世请以淮西换淮东膏腴田,何其天壤之别!岳飞不以“私事干请于朝”,当时朝野“翕然称美”,都说岳飞“有古贤将之风!” 


岳飞为人刚直不阿,正气浩然,而且重情谊,讲恩信。当高宗、秦桧设计陷害韩世忠时,张俊明知韩世忠无辜,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依附秦桧,陷害韩世忠。而岳飞得知高宗和秦桧要陷害韩世忠时,竟奋不顾身地保护韩世忠。岳飞主持正义,从不以炎凉荣辱改变对人的看法,他痛恨忘恩负义之辈。张所,是岳飞崇敬的前辈,也是岳飞的“恩人”,在岳飞危难之秋,他提拔了岳飞。可是不久,张所的境遇则一落千丈,为投降派所斥罢,死于岭南。当时有些在夫,对在朝的投降派,唯恐攀附不上,哪里肯替张所讲名公道话?岳飞却在张所落难之后,寻访到张所的幼儿张宗本,把宗本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女,亲自教导抚养。宗本到了弱冠之年,岳飞又把朝廷推恩赐给自己儿子的“官”职,计宗本去顶。张所死后多年,岳飞还在给高宗上书中称赞张所力主收复两河的抗金决心,痛斥“误国败事”的奸臣。 


二、教子从严 


岳母刺字,激励岳飞从军抗金、尽忠报国,为岳飞教子树立了榜样。 


岳飞在五子一女:儿子为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女儿为安娘。 


岳飞对子女教育极为严格,首先从生活上培养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美德做起。当时,从农村到都市,酒铺林立,喝酒成风。岳飞却对儿子们规定:除了喜庆节筵外,平日里一律不准进酒。每天对子女们的功课是抓的很紧的,学业完成之后,岳飞还要他们拿着畚箕,扛着铁锹,到菜园里劳动。他对子女们常说:“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 


宋朝的官员到了一定的品级,规定其子孙享有当官的权利,官品越高,可封官数目越多,这个制度叫“任子恩例”。岳飞一生只“享受”过一次特权,他不是替儿子补官,而是让给了恩人张所的儿子张宗本,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享受这种特权,宁可让儿子们闯出一条“自立勋劳”的道路。 


身材瘦小的岳云,十二岁那年,即被岳飞送到张宪部下当了一名士兵。当时,岳飞部队中都称岳云为“羸官人”。岳云入伍后,岳飞视岳云和其他士兵一样。生活起居,训习武艺,行军作战,都不许有特殊照顾。一次,岳云身披厚重的铠甲,骑马练习下坡,因马被绊倒,岳云被摔了下来。岳飞认为这是岳云平时缺乏训练的缘故,不禁高声怒喝道:“叫你上阵驱敌也这样吗?” 岳飞立即下令将岳云斩首。幸亏诸将叩头求救,才免了岳云的重罚,但还是打了这位弱官人一百军棍。 


在严格的管教下,岳云的武艺提高的很快。绍兴四年(1134)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此时岳云年方十六岁,他手持八十斤重的一对铜铁锥,首先登上随州城,立下了头功。 


岳飞对部队将士的战功“丝毫必录”。可是对岳云所立的大功,却“隐匿”不报,事过一年,朝廷负责考核、选拔官吏的部门知道了此事,才按常例提升岳云为武翼郎。岳飞这样做,连张浚也不满,他说:“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矣,然未得为公也!” 


岳飞听了说:“群之驭臣,固不吝于厚赏;父之教子,岂可现以近功?”严于教子,在岳飞心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自己身为统帅,不仅在冲锋陷阵上要身先士卒,即使在论功行赏上也要表现出谦让精神,以便和衷共济。他曾以说过:“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为此,他对自己亲属的论功行赏,虽无另文规定,但要求比他人为严。有一次战斗结束,上报战功,张浚向朝廷推荐了岳云所立的“奇功”,朝廷下“特旨”,将岳云连升三级,授予武略大夫的官阶。对这样特殊的恩赐,岳飞竟连续上了两道奉章恳辞,他说:前次战斗,士卒冒着炮石箭雨,有的斩将破阵立了奇功,我上报其事迹后才蒙升擢一级的恩赐。而我的儿子云,从何讲起,敢蒙跃进三级的奖擢?又说:“此次恩数,似出于无名。不是示将士大以至正之道。……望收回成命。”在一而再的恳请之下,高宗同意了岳飞的请求。 


在岳飞从严教育下,岳云逐渐成长起来。在二十二岁那年,岳云就能挑起统率一军的重担。颍昌大战中他亲率北嵬军投入血战。在王贵一度怯战、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岳云沉着地指挥整个战场的战斗,稳定了战局,最后取得了大捷。这表明岳云无论在军事指挥艺术、作战勇敢和建树战功方面,都无愧为岳家军中卓有声望的一位将领了。 


岳飞看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家里人也如此要求。他一回家,脱下官服,就穿上布衣,因此家里人平时都穿布衣。有一次,他偶而见妻子穿了绸衣,岳飞就对她说:“我听说皇后娘娘、王妃、贵嫔(指被金人掳去的帝室)在北方过着艰苦穷困的生活,你既跟我同忧乐、共甘苦,那就不适宜穿这么好的衣服了。“李氏夫人听了连忙换穿布衣。 


岳飞是孝子,对老母亲侍奉唯恐不周。不出军时,虽戎务缠身,每天傍晚必抽空支母亲房内探望。母亲卧病以后,他亲尝汤药,跪送病榻,关经常关照家人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寒暖和衣被的替换。在母亲寝室,话不多说一句,走路避免出声,唯恐影响母亲的休息。一旦出师,又谆谆嘱咐家人,务必好好奉侍卧病在床的老人。 


岳飞妻子李氏夫人,在岳飞、岳云遇害后,便和儿子岳雷等被流放到岭南,家道骤然从高门显贵的地位跌入比平民百姓还不如的罪徒逆境;但她坚贞不屈,继承夫志,在流离颠沛的困苦生活中,每天仍然督促儿孙们完成当天的学业,从不稍懈。 


岳飞的家教是卓有成效的。在儿辈中,培养了岳云这样名垂青史的青年将领;在孙辈中,出了岳珂这样著名的学者。


三、身先士卒 执法严明


岳飞的治军为当时诸帅所钦佩、所折服,也为朝野所共赞。张俊早年就曾经向岳飞讨教过治军的经验,高宗也称赞过岳飞“治军之有法,虽观古以无惭。”这个评语对古代军事家岳飞来说,决没有言过其实。岳飞治军经验十分丰富,其中有一些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 


岳飞时刻不忘洗刷国耻,还我河山,他以民族和国家的大义激励士气。出征杀敌前,岳飞常常亲至队列前,慷慨陈辞,每讲到国家的深仇大恨时,又往往情不自禁,仰天长叹,泪水奔涌,气塞得讲不出话。将士们无不感动得唏嘘而泣。如建康之战,因统帅杜充降敌,形势十分险恶,岳飞刺血激励将士:“建康,江左形胜地,使敌人占据,何以立国?今日之事,有死无二!”士卒一致表示“愿听命,奋不顾身!”平时与将校谈话,也必以抗金爱国的意气互相激励。由于岳家国将士明确为保卫国家而战,因此,即使在敌强我弱或形势不利时,也能浴血奋战,以一当十。 


岳飞关心士卒的生活,与他们同甘共苦。在供给困难的情况下,岳飞“与士卒最下者同食”。行军宿营时,如果士卒露宿在野外,岳飞也决不进房。有时地方送来酒肉来犒劳,必平均地分配给将士。有时酒的数量较少不够分配,便在酒中渗些水进去,哪怕“人受一啜”也好。朝廷有犒赐,有时数万、有时数十万贯不等,岳飞“一钱不私藏”,如数分给将士。有一次,一个负责分配犒赐的部将,不按岳飞定好的标准发放,并将多余下来的金钱贪为己有。岳飞发现后大怒,立即将这个部将处死了。士卒有病,岳飞亲自抚问,调药。部队出征后,岳飞吩咐留守人员要关心将士家属的生活,还叫自己的妻子去慰问将士家属。有困难的士兵家属,嘱咐留守部门赠送银子、绢帛,以解除前方将士的后顾之忧;家属受到照顾和关怀,纷纷勉励丈夫、儿子在前线杀敌立功。 


岳飞治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他规定凡是损坏庄稼,妨碍农作,买卖不公平的,要处死刑。有一个士兵,私取老百姓的一缕苎麻用来捆马草,岳飞查实后,当场斩首。部队行军宁愿露宿村头,也不敢去惊动村民;即使村民请他们进屋去住,如果没有上级命令,依然不敢进去。住在老百姓家里,起床后第一件事,把辅草捆好,接着洒扫门庭,帮助房东家洗涤盆碗。这些工作做好后,队伍才离开。 


援淮西时,岳飞军屯住合肥。岳飞曾派一骑兵过长江送公文,不巧碰上长江风急浪高,渡口禁渡。骑兵不顾渡口管理人员的劝告,坚持非渡不可。他说:宁愿溺死在江中,我也不敢耽误岳相公的命令。 


一个姓顾的樵夫,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岳飞军这样好的军队,因此,对前来买柴的岳家军士兵特别热情,主动减价,每担少收两个钱。可是,岳家军士兵严格遵守军纪,坚持照市价付钱。樵夫一再推让,买柴的士兵非常感谢樵夫的好意,最后却不得不说:“我能够为二个小钱换一颗脑袋吗?” 


岳飞要求将士遵守纪律,做到秋毫无犯,自己也身体力行。一次行军经过某地,部队第二天就要开走。地方长官听说岳飞来了,天一亮就在城外路口搭起账篷,准备了盛筵饯别岳将军。可是,眼看队伍快走完了,也未见到岳飞,这些地方官发急的问: 


 “大将军何在?”殿后军回答说:“已夹在普通将佐中走了!”为了不打扰地方,岳飞不摆大官架子,严于律己为将士们作出了榜样。 


在南宋初期,除岳飞军外,其它官军疫有不抢掠的。张俊部队从宁波行军至温州,所过之处,“鸡犬为之一空,居民闻其来,逃奔山谷,数百里间,寂无人烟。“王?军从江西上饶入福建,所过州县,敲诈勒索,一开口就要上千两银子。连韩世忠这样较好的抗金军队,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也免不了抢掠。有一次,他的部队经过浙西,”浙西为之骚然“。而岳家军却做到了”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因此才显出它是历史上少见的军纪严肃的部队,赢得“行师有律,几不犯于秋毫”的评价。各地百姓听说岳家军经过,人民相呼共观,“举手加额,感慕至泣”。 

岳飞执法严明,赏罚公平,“待千万从如待一人“。赏者不嫌疏,罚者不避亲。在攻莫邪关时,张宪的部下郭进先登,岳飞当场解下金束带,连同自己所用的银器加以赏赐,并把他从士兵升为军官。凡是立有战功,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卒,岳飞决不遗漏一人。谁如果违犯纪律,也不问是亲还是疏;是官还是兵;决不放过。岳家军屯驻徽州时,老百姓控告岳飞舅父姚某有欺压行为,岳飞就将此事转告母亲,要母亲罚她的兄弟。一天,部队从徽州出发,岳飞与舅父姚某同行,不料,这位舅父受岳母责罚后不但不认错,反而怀恨在心,竟图谋杀岳飞走了一段路程后,姚某突然纵马跑出数十步外,回头引弓向岳飞猛射一箭,幸亏这一箭射在鞍桥上。岳飞大怒说:“不愿受法纪约束的人,要他何用?”他拍马追上,将姚某一举擒下马来,斩首示众。又一次,岳飞行军路过一家新盖的店铺,发现屋檐上少了一块茅草,岳飞马上找来店主人,问道:“这必定是我军士卒取走的吧!”店主回答说:“岳宣抚军不曾一毫打扰人。这块空缺是偶尔空下来未及盖好的。” 


岳飞不相信,立即派人调查,不一会,查到是一个骑兵弄下来的。岳飞想马上对他加以重罚,这时一个军官向岳飞讲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个骑兵进店吃东西,因急于赶上部队,上马时用力太猛,遂不慎将屋檐上的一束茅草弄了下来。这时店铺全家也哭着向岳飞求情,希望赦免了他。但岳飞为了严肃军纪,还是打了他一百记军棍。赏罚严明,不等于滥用刑罚。岳飞对将校们说,士卒有达,应该以教训为主,不要动不动就鞭笞杖击。有一位裨将叫杨贵,他将一名擅离队伍的士兵切割处死。行刑时,正好岳飞亲自率领一支巡逻兵所遇见。岳飞查问了处分这位士兵的原因,岳飞感到这个处分太重了。当时这位士兵尚未死,岳飞顾视左右,示意他们出来祈求杨贵,免去这个士兵的死刑。结果仍被杨贵拒绝了。这位士兵断气后,岳飞亲自解下自己的衣服裹尸。回去,立即招杨贵到军账,岳飞严厉地责问他:“擅离队伍罪,不至于处极刑。你该以死顶死。”杨贵惶惧,话也讲不出来。多亏诸部将跪下求饶,才免了杨贵的死罪。后来岳飞允许杨贵立功赎罪。 


岳飞主张重选拔,谨训习,兵贵精,不贵多。高宗下诏将韩 京、吴锡二军拨给岳飞后,岳飞将其老弱和不习于战斗的兵卒遣送回家,留下的竟不满千人,由此可见岳 选拔之严。留下的这些士兵在岳家军中专门训练了几个月,才算合格。岳飞军有一支精选的劲旅,称作背嵬军(即亲随军),比其他将帅的亲随军战斗力更强,堪称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北嵬军,无有不破者。”平时,岳飞十分重视军事训练,视无事如有事。训练时,训练项目、训练要求,均根据实战需要出发。有时老百姓围观,惊叹岳家军将士武艺高超,“望之以为神”。 


岳飞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古代战争,全靠旗头的旗帜来指挥,旗进则众进,旗退则众退。因此,旗头成了敌人的“众矢之的”,是下分危险的。岳飞从列校到部将,直至统帅,凡是他亲自参加的战斗,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自为旗头”。凭着他的勇敢、智谋和举世无双的武艺,带领部队在敌阵中横冲直撞,每次都赢得胜利。岳飞对自己要求如此之严,可是,对他人的要求则并不高。他说,战阵一拉开,只要手握得牢枪,口里有唾水可咽,就算是有“勇气”了。主管机宜文字,是一个文官,北伐时,随军到中原。他看到大平原上数万、下数万人的大战,心惊肉跳,看也不敢看。岳飞为了培养他的胆略,选择了一次较小规模的战斗,亲自带他上战场。岳飞吩咐他,只许站在马旁边观战,不能离开战马。因为你一离开马,在战场上走动起来,打乱了全军注视旗头的注意力,后面的人一箭就会把你射杀。等到大阵动了,方可随着大家移动。黄机密上战场后,担心的倒不是自己,而是“旗头”。当战斗结束后,他对岳飞说:“敌人狡猾,你亲自当旗洋指挥,如果敌人认出了你岳宣抚,聚集起强弓硬弩集中射你,那可怎么办?”黄机密的话很有道理,得岳飞却没有采纳。因为,岳飞认为在必要时统帅必须身先士卒,才能亲自在战场上灵活指挥,才能鼓舞将士的斗志,夺取战争的胜利。 


一支严格执行命令、视死如归、武艺高强并能得到人民拥护的军队,必然是所向无敌、百战百胜的军队。 


历代名将治军的业绩,还没有能够超过岳飞的。 


摘自龚延明《岳飞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