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精忠特稿

周心一 :于通海寻你风骨遗光

发布时间:2023-09-02 21:45:42  作者:周心一   来源:岳飞网
走出岳家营,忽觉精忠庙的地理位置,亦与他埋骨的西湖地,是一般的湖光山色。千载之下,山光水色不会负他,有心之人亦不会负他。他永是九万里鲲鹏,飞驰于天地精神之间。

于通海寻你风骨遗光

周心一 

3_proc1_副本1.jpg

3_proc1_副本2.jpg

岁月弹指,自我中学由《说岳全传》喜欢敬慕岳飞起,已过去了十年。十年来,我于史书典籍泛舟,于山河各地跋涉,只为在天地光阴之间追寻英雄风骨。而如今,身在云南的我听闻玉溪市通海县留有岳飞后裔聚集的岳家营及相关建筑,便在一个晴空万里的周末动身前往。

到达通海,通过岳飞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岳建民先生引荐,我见到了当地岳飞后裔岳修旺老师。在岳老师的引路下,我进入了岳家营。

刚进入村子,便见村中墙壁上张贴着那首名声赫赫的《满江红·写怀》。岳飞身后百年,他笔墨下的金石之声、铿锵之韵,曾回荡在抗日战场上,激扬在无数仁人志士心中。而如今,他又在这一方村落,凝聚起了悠远的血脉。

不多时便来到岳武穆坊下。这是个三门五楼牌楼,未使用斗拱,但青砖堆叠加立柱支撑别有特色,更添肃敬之感。站在雄伟恢宏的牌楼之下,只觉有凛然正气习习而生。牌楼正面是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上书“岳武穆坊”,下方的字板录有《满江红·写怀》全词。侧边两门的字板分别是大名鼎鼎的“还我”“河山”。牌楼背后正中则是“精忠报国”,下方字版为《满江红·遥望中原》,两边为“忠孝”“节义”。

这座岳武穆坊,将岳飞的精神镌刻其上,两首《满江红》一前一后,交映着千载之下的热忱壮志。它巍然屹立在这座村庄里,一如宋时的岳飞奋然挺立在破碎疮痍的山河中,唯有脊梁不倒、丹心不倒。

此地的整个岳飞主题建筑依山势而建,背靠青山,有葱茏翠树倚壁而生,随风摇坠,赏心悦目。

5_proc3.jpg

拾级而上,便至写有“武穆公园”的大门。红墙黛瓦犹显庄严肃穆,在山势衬托下又增威武霸气。进入公园,右手边的阶梯上散落着花瓣。深深浅浅的青苔上错落紫花点点,旖旎婉约,无意中落成一番诗意。顺梯而上,先看到一个小小的财神殿,旁边便是我此行想看的精忠庙。

精忠庙偎在橙白灰交织的沉积岩畔。门口不大,灰色的砖墙、陈黄的木门,让它多了历史的积淀之感,更显厚重,而轻巧上翘的屋檐却又回增了几分灵动。

4_proc2.jpg

由于此时庙门还未开,我们便先攀登建筑背后的山。山路皆由石块铺成,虽迂回曲折,但并不难走。山上植被繁茂,一路都有青树翠蔓遮蔽,倒是清凉的很。走在满目碧绿中,只觉身心都被洗过一道。

7_proc5.jpg

没多久便到了山顶,山上风景清幽秀丽,草木苍苍。山顶视野开阔,可以将杞麓湖尽收眼底。湖水清澈明净,倒映出淡蓝天色,莹莹如镜,令人仿佛置身仙境。

听带路的岳老师介绍,当年他们岳家来到通海时,本是住在城里的。那时候他们以做香为生,做香需香树,而香树在如今岳家营这一带最多,因而他们便与这里的人交换住所,此后便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岳家营便由此而来,迄今已有上千岳家后裔在这里生活。

8_proc11.jpg

赏罢钟灵秀色,我们又返回精忠庙。精忠庙不大,但可以看出十分用心。正中是一尊岳飞的彩塑,风格亦又别与其他地方。衣着同样采取了“乃文乃武”的寓意,不过大部分地方只将其戎装与蟒袍区分于手臂,这里的衣着却的确是一半戎装、一半蟒袍。他头戴华丽兜鍪,白面长须,双目炯炯有神,一手扶膝盖,一手指地,有诗词中“将军英爽冠人豪”之感。在许多地方,相伴岳帅身后的二人塑像分别是张宪、岳云,在这里却是《说岳全传》中忠心耿耿的“马前张保,马后王横”,他们生前死后皆追随着自己的主帅,可鉴赤胆忠义。

庙中左右两边的墙壁上共有八幅彩绘,这些壁画色彩鲜艳,线条简洁明快,很有小人书的风格。壁画内容选取了《说岳全传》里的几个小故事,如最出名的“岳母刺字” “枪挑小梁王”“爱华山”,还有“秦桧夫妇受报”“岳帅满门为神”等。后面这几个鬼神题材的壁画,在其他岳飞相关建筑中倒是少见,却表达了人们希望善恶有报的朴素心愿。是啊,如岳飞那般光明磊落、心怀天下的人,最后竟陷身三字狱,陨落风波亭,永远埋葬在了暗无天日的黑夜。这样的结局,若不在神话传说中寻一丝好因果,如何让世人甘心?如何让人们相信善恶有报呢?

离开精忠庙之后,来到岳氏宗祠的门前。同行的岳老师介绍到,他们这一支为岳飞长子岳云后裔,从湖南衡山县迁居云南,为时最早是第十四派岳端隆之第六子岳宗礼,于明朝初年便定居于通海县岳家营村,为通海岳家一世祖,其墓至今还幸存于该村附近的山坡上, 村人均称之为“大官碑” 。如今, 岳氏子孙迁云南者, 已传至三十多代,达到相当的规模。

宗祠门口有一块文物保护的石碑,写着“镇海岳氏宗祠”。宗祠门口精巧雅致,对联内容为“先祖功德千秋在,后裔鸿运百世昌”。念着这副对联,心中不由泛起一阵感动,仿佛看到岳飞的光芒于百年前的长河中流淌,粼粼烁烁,穿越了无数尘埃与黑暗,照在了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刚进门就看到一只小花猫正在走廊上一脸警觉地看着我们,随后它飞快溜走,蹿到宗祠的门口坐着,俨然一名威风八面的守卫。

11_proc6.jpg

祠堂正中悬有“浩气凛然”的匾额,在青树掩映下焕发端方威严。祠堂前后共有两幅对联,都书写着祖孙一脉相传的主题,从“祖自汤阴”至“孙居杞湖”,让人望到远隔百年的血脉相连,时空已交错,世事早已沧海桑田,但血脉未曾断绝,他的霜雪襟怀也未曾死去。

祠堂正中供奉着各代岳家祖先的排位,排位下各有供桌。正中间最大的牌位自然是一世祖岳飞的了,上面写有“宋皇敕封精忠报国武穆鄂王始祖岳飞之神位”,供桌上放有它的彩色瓷像,栩栩如生。

同行的岳氏后裔说,他把《说岳全传》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而村中的一位岳氏老人,也正是带领他翻开先祖故事的引路人。《说岳全传》作为演义小说,虽有诸多艺术化情节及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却是对于大众来说传播最广泛的通俗读物。那个朝廷疾风骤雨、险恶人心夺去的岳飞,从此便永远鲜活在书页中,长居在人心里。

历史上名将名人何其之多,为何大多都不似岳氏这般于五湖四海修建祖先祠堂,代代相传先祖故事?大概是因为绍兴十一年那场大雪太过凛冽,风波亭下的鲜血太过艳烈,让乾坤之下最胸怀坦荡、心系苍生的人,以一种最为惨烈的方式离开。而冤狱过后,与他相关的记载被大肆篡改乃至销毁,以至“国史秘内,无所攷质”,若不是岳霖、岳珂两代心血著就《鄂国金佗稡编续编》,这样一个熠熠生辉的人,恐怕将永远湮没在历史的灰尘里。我想,正是因为他们曾经惨痛地失去过他,所以才更想要记住他吧?

走出岳家营,忽觉精忠庙的地理位置,亦与他埋骨的西湖地,是一般的湖光山色。千载之下,山光水色不会负他,有心之人亦不会负他。他永是九万里鲲鹏,飞驰于天地精神之间。

 



(作者介绍:周心一,笔名芷菡客,哈尼族,至今公开出版《黑曼陀罗》《残荷听雨》《素心词》等三部作品,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