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岳研动态

孙家山:关于“岳研”课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11  作者:  来源:岳飞网
岳飞的选择,虽是无奈,但却异常坚决,异常清醒,就如同八百年后的谭嗣同一样,他要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温暖祖宗留下的息壤。

640 (5).jpg

人们提到岳飞,总会想到“爱国精神”这个词,这种认知固然没错,但“爱国精神”四个字远远诠释不了“岳飞”二字的真正内涵,而恰恰“爱国”二字,又限制了其精神之外延。我试图在“精神”后面增补“思想”、“信仰”,又会引起不必要的龃龉。但不管谁来龃龉,但我总归要说我想说的。
岳飞的爱国精神闪亮亮地摆在那里,谁都不能掩盖,但从思想和信仰的层面又如何说起呢?
岳飞二十年的军旅生活,从一介草莽至拥兵十万,以及战无不胜的百余战例,令敌国胆寒等,单单的靠一种精神,是难以支撑这一路开挂的功绩的,说他是军事家应当不会有人反对吧。
军事这方面可称为一“家”,那么思想上呢?
“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命”难道不是一种思想?
他一生奋斗都在践行背刺“尽忠报国”的誓言,虽常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而他忠不失孝的模范,难道不是在践行儒家之“家国”思想?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治军实践,难道不是儒家“仁心爱物”的思想体现?
再者,岳飞之死真的完全是死于昏君奸臣之手,甚至金国“飞不死,不议和”之威胁吗?当然,这三种力量虽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都是外在的,而内在的因素还在于他自己的选择——屈原投江的取舍。
读了《宋史》的人都知道,秦桧打压主战派的第一个人物是韩世忠,而此时岳飞深知秦党阴谋,于是通信韩世忠并建议他亲到高宗面前痛陈忠心,果然高宗不再为难他了。
这个道理岳飞比谁都懂,虽说苗、刘之变韩世忠对赵构有救驾之功,但岳飞、岳云也有多次救驾之功,为何岳飞不向高宗痛陈忠心?只有“天理昭昭”几个字来回应大理寺的审判。
这“天理昭昭”最能说明岳飞此时此刻的心——我虽忠于社稷,却不愿做赵氏家臣。
我以生死荐天理,天理回应我死生。

是的,岳飞心中的天理就是要无愧于华夏文明的江山社稷。
他是为炎黄的尊严而战,他是为社稷苍生而战。

我以我血荐轩辕,何必摧眉跪当朝。

屈原缚石投江水,何向怀王表忠孝。

救国无望,屈原缚石投江;社稷难复,岳飞何惜身亡?
岳飞的选择,虽是无奈,但却异常坚决,异常清醒,就如同八百年后的谭嗣同一样,他要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温暖祖宗留下的息壤。
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环境中的主动的舍身取义,是深藏骨子里的信仰。
这是我对“岳研”的一些思考得出的一些感想:如今岳飞二字,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符号,更是一种信仰的灯塔和思想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