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岳飞研究 > 学术

【学术巨著】王曾瑜:岳飞新传(三)

发布时间:2018-02-28 10:00:10  作者:王曾瑜  来源:岳飞网
当时,在金朝统治区内抗击敌军的,并不止王彦和岳飞两支队伍。女真统治者的疯狂掠 夺和残酷统治,激起各族人民如火如茶的反抗斗争。

王曾瑜:岳飞新传(三)

 


第四节 北方民众抗金斗争风起云涌


当时,在金朝统治区内抗击敌军的,并不止王彦和岳飞两支队伍。女真统治者的疯狂掠 夺和残酷统治,激起各族人民如火如茶的反抗斗争。 

燕山府的刘立芸聚众起义,攻破城邑。他告谕民众说:“吾欲致南北太平。”起义者纪律严明,“蕃、汉之民归者甚众”。①蓟州玉田县(今河北玉田县)爆发杨浩与智和禅师领导的起义,队伍发展到一万余人。易州(治易县,今河北易县)的刘里忙年仅十八岁,他领导的起义军也有一万多人。他们把截山险,邀击金军,对金朝形成一定威胁。②

从河北路的北部到南部的相州,很多民众自动组织武装,结成的山寨达五十余处,每寨不下三万人,“皆以白绢为旗,刺血,上书‘怨'字”,奋起反抗女真贵族的统治。③ 

河东路代州(治雁门,今山西代县)五台山和尚真宝率领一支义军,同强敌周旋,宁死不屈④。在文水县(今山西文水且),保正石頳率领的队伍占据山险,屡败金军。石頳坚持斗争八个月,被完颜粘罕(宗翰)军所俘,钉在车上,臀部插入利刃,以施加支解的酷刑相威胁,石頳毫无惧色。完颜粘罕(宗翰)亲自劝降,石頳厉声回答:“爷是汉人,宁死不降!”终于被害。⑤宋太原府将官杨可发在繁畤县(今山西繁畤县)招集二万多人的队伍,以五台山僧李善诺等为先锋将,遭完颜粘罕(宗翰)大军的攻击,义军战败,杨可发刺腹自杀。⑥另一武官何宏中也“收合散亡,立山有棚七十四所,号令所及千里而远。” ⑦石州(治离石,今山西离石县)也聚合一支几万人的抗金义军,为首者号称‘阎先生”。 ⑧ 

解州(治解县,今山西运城市西南)的邵兴、邵翼兄弟团聚义兵,占据神稷山抗金。金兵俘虏了邵翼,企图胁迫邵兴投降。邵翼大骂敌人,惨遭杀害。邵兴誓不投降,屡次痛击金兵。 另外,由邵云领导的一支民间抗金武装,也同邵兴会合,两人“约为兄弟”,坚持斗争。⑨小吏张昱“聚众数千”,一度占守慈州(治吉乡,今山西吉县)。⑩ 

在建炎初年的北方民众抗金斗争中,除了王彦的八字军外,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还有河东红巾军和河北五马山起义军。

河东红巾军看来不是一支统一的队伍。宋时百姓起而造反,或为盗匪,往往“私制绯衣巾”。⑾红巾军即是头裹红巾,以作抗金义军的标志。他们到处建立山寨,“每党不啻数千人”,“旌旗缤纷,鼙鼓震叠”,声势甚盛”。 ⑿有一回,红巾军在泽州(治晋城,今山西晋城市)、隆德府(治上党,今山西长治市)一带袭击金营,金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几乎被俘。女真贵族无法对付神出鬼没的红巾军,只有屠戮无辜的平民以泄愤,结果是“亡命者滋益多,而红巾愈炽”。⒀ 两河形势图(点击查看) 

河北西路庆源府(治平棘,今河北赵县)赞皇县有一座山,“上有五石马”,取名五马山。⒁山上聚集一支起义军,由马扩和赵邦杰指挥。他们用高宗之弟信王赵榛的名义作号召,“两河遗民闻风响应,愿受旗、榜者甚众”,组成号称几十万人的武装⒂。金朝真定府获鹿县(今河北鹿泉市)知县张龚也起兵响应。刘里忙、杨浩、智和禅师等领导的燕云地区起义队伍,也和五马山建立了联系。⒃

在东北的金太宗御寨,有几千名被驱掳北上的汉族奴隶。他们以上山砍柴为名,置办长柄大斧,计划举行起义,并劫持金太宗,杀过黄河。由于叛徒的告发,起义被扼杀,首谋者都遭金人杀害。⒄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的抗金斗争,毫无疑义,是正义的进步的爱国主义壮举。抗金斗争作为民族斗争,参加的社会成员相当广泛。祖国、皇朝和君主,这三者当然是不同的概念。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三种概念实难于作严格区分。抗金义军的领导者,如王彦、马扩等人,本是宋朗的官员,而邵兴等人来自民间下层,也接受了宋朝的官封。因此,北方各族人民的抗金斗争不免和保卫赵宋王朝纠缠在一起,成了无可避免的特点和缺点。

在宋朝统治者中,如何对待北方的民间抗金武装,也形成两条对立的政见。宋高宗、黄潜善、汪伯彦等投降派,一方面害怕金朝,另一方面也害怕和憎恶此类武装。特别是五马山的抗金义军,既以信王赵榛作号召,被视为对宋高宗的皇帝宝座构成威胁,更遭到宋高宗君臣之疑忌。李纲、宗泽等抗战派,为了恢复赵宋的故土,洗雪国耻,则十分重视民间抗金武装,主张依靠北方的义军抗金。李纲罢相后,镇守东京开封府的宗泽事实上成为抗金的中心人物。两河、燕云等地的抗金健儿渴望接受宗泽的领导和指挥,宗泽也迫切需要他们的支援和配合,双方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①《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

②《会编》卷98《燕云录》。《靖康稗史笺证·呻呤语》语杨浩是燕山府潞县知县,玉田僧名一行,又说刘买(里)忙是中山府人,与《燕云录》有异。

③曹勋《松隐文集》卷26《进前十事札子》,叶梦得《石林奏议》卷2《申大元帅府缴纳告谕军民榜牒状》。

④《宋史》卷455《僧真宝传》,

⑤《朝野遗记》作“石頳”,《会编》卷143《金虏节要》作“石竧”。

⑥《会编》卷51《中兴遗史》。杨万发外号“杨胡麻”,《金史》卷82《郭企忠传》也有关于杨胡麻的记载。

⑦元好问《中州集》卷10《何宏中传》,周密《齐东野语》卷11《何宏中》。

⑧ 《金史》卷82《郭企中传》。

⑨ 《会编》卷104,卷117,《要录》卷5建炎元年五月,卷16建炎二年七月,卷31建炎四年正月丁巳,《宋史》卷448《邵云传》。《会编》和《要录》都说邵翼是邵兴之弟,据赵鼎《忠正德文集》卷8《丙辰笔录》说,邵隆(邵兴后改名隆)“与其兄纠率乡民,屡与敌战。兄为敌获,大骂而死。”

⑩《会编》卷11,《要录》卷7建炎元年七月戊戌。

⑾胡寅《斐然集》卷18《寄张相》(其七),又《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凡不为红头巾者,随我!”也是相同的意思。

⑿《山右石刻丛编》卷19《襄垣县修城记》。

⒀《要录》卷9建炎元年九月壬辰。

⒁《读史方舆纪要》卷14。

⒂《会编》卷115,卷116,《要录》卷13建炎二年二月辛巳,卷15建炎二年四月。

⒃《靖康稗史笺证·呻呤语》。

⒄《会编》卷98《燕云录》,《要录》卷12建炎二年正月。



第五节 再隶宗泽


宗泽在建炎元年六月赴任东京开封府后,着手整顿毁废的城防设施,沿大河建立连珠寨,规划光复旧物的大计。

宗泽除了联系两河、燕云等地的抗金军外,还注意收编大河以南的民间武装、溃兵游勇、盗匪之类。南方各类散居或流窜各地,千百为群,实为不可忽视的武力。民间大抵是处于乱世,以保卫本乡本土为宗旨,至于溃兵游勇和盗匪无非是乘乱作乱,烧杀抢掠,或者称霸一方。从抗金的大局出发,宗泽的收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王善、杨进、王再兴、李贵、丁进、马皋、张用、曹成、马友、李宏等队伍,都争先恐后地归附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很多“义士”也从四面八方前往开封府投军。最后,宗泽编组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① 

宗泽执法严明,赏罚公平,全军上下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命令,在军民中享有极高的威信。他曾处死擅杀主将的统制赵世隆,却重用其弟赵世兴;②他执法处斩聚众抗金的李旺,又命令其弟李道接管这支抗金队伍。③赵世兴和李道也欣然听命,没有怨尤。 

岳飞转战在太行山区,深感自己势孤力单。守泽委任王彦“制置两河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④岳飞深感与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 

东京留守司的官员查究岳飞暌离王彦的经过。按军法规定:“军中非大将令,副将下辄出号令,及改易族旗军号者,斩”;“背军走者,斩”。⑤他们报告宗泽,建议对岳飞军法从事。宗泽早已知悉岳飞骁勇敢战,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将材”,也谅解他脱离主将,是出于抗金心切,决定将岳飞留在军中,降官为秉义郎,⑥以将功补过。

十二月,金军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治河阳,今河南孟县)的汜水关。⑦宗泽当即委派岳飞为踏白使,⑧率领五百骑士,前往侦察。临行前,宗泽对他说:“汝罪当死,吾释不问,当今为我立功。往视敌势,毋得轻斗!”

岳飞谢罪禀命而行,在汜水关一带与金军接触。他鼓足勇气,所向无前,一举打败敌军。 当岳飞凯旋回东京开封府后,宗泽立即任命他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⑨ 



①《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王柏,《宋史》卷360《宗泽传》,《会编》卷120,《要录》卷10建炎元年十月壬戌,卷19建炎三年正月乙未。

②《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宋史》卷360《宗泽传》,《要录》卷15建炎二年四月甲寅朔,乙卯。《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卷14《宗忠简公传》作李世隆和李世兴。

③《会编》卷145,《要录》卷43绍兴元年三月,《宋史》卷465《李道传》。

④《要录》卷15建炎二年五月辛卯载,在此前宗泽已命王彦“制置两河军事”,同月戊戌,王彦官衔又已改为“河北制置使”。估计岳飞南下开封前,王彦官衔为“制置两河军事”。

⑤《会编》卷198王彦行状。

⑥ 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14《罚条》。

⑦《宋史》卷360《宗泽传》。

⑧《要录》卷11建炎元年十二月癸亥,《宋史》卷24《高宗纪》。

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4胡三省注:“凡军行,前军之前有踏白队,所以踏伏,候望敌之远近众寡。”可知踏白使是执行武装侦察任务的军官。

⑩《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卷14《宗忠简公传》,《宋史》卷360《宗泽传》。



第六节 开封外围战



岳飞虽然在汜水一带初战告捷,整个军事形势依然非常险恶。金军在中原做战,往往是盛夏休兵,而于秋冬弓劲马肥之际用兵。①此次建炎元年的冬季攻势,金军几乎是倾巢而出,分兵三路。东路由“三太子”完颜讹里朵(汉名即宗铺,宋人或译名窝里嗢)和元帅左监军完颜挞懒(汉名昌)统率,完颜论里朵时已接替病死的“二太子”完颜斡离不(宗望),任右副元帅此军直下京东。西路由完颜娄室和完颜撒离喝(汉名杲)率领,攻打陕西。中路有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和元帅右监军完颜谷神(汉名希尹)指挥,进犯京西。东、西两路军都占领一些州县,而中路军作为主攻部队,攻势尤其凌历。完颜粘罕(宗翰)军直取西京河南府,又还军占领郑州(治管城,今河南郑州市),亲自同宗泽所率的东京留守司军对阵,他又命部将完颜银术可②与完颜拔离速、赛里、萨谋鲁、耶律马五、③沙古质等分兵继续南下,焚掠京西很多州县,企图从南面包抄开封④。东路的“四太子”完颜兀术(宗弼)也率兵向开封进逼。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军濒临四面受敌的险境。

从建炎元年冬到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年)春,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双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一支宋军被打败了,另一支宋军又接蹱而战。一些地区得而复失,一些地区又失而复得。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从容地调动军队,部署战斗。正月里,开封市民张灯结彩,一如往时。⑤这与一年前的景况,适成鲜明对照。在艰难的搏战中,宗泽表现了非凡的大智大勇。 

滑州是开封的北方门户,争夺战打得最为激烈。宗泽先后派将官刘衍、张撝、王宣和赵世兴率部前往迎战。经过反复较量,宋军将士支付了相当大的牺牲,张撝也英勇战死,终于牢牢地保住了滑州城。⑥岳飞从正月开始,也参加了滑州的战斗。他接连在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卫州汲县西的黑龙潭⑦、龙女庙侧的官桥等处获胜,俘虏了一个姓蒲察的女真千夫长,在宗泽麾下保持了“每出必捷”的记录”。⑧ 

金军这次猛烈的进攻己至再衰三竭的困境。河北、河东等地抗金义军配合宗泽,广泛出击,扰乱了金军的后方。翟兴和翟进兄弟指挥义兵,在伊川的皂矾岭、驴道堰等地战败敌人,收复西京河南府。⑨陕西民兵首领孟迪、种潜、张勉、张渐、白保、李进、李彦仙、张宗等,兵员各以万计,也奋起抗敌。李彦仙率领人马收复陕州(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同邵兴会师。⑩ 

四月,金军终于撤退,各路宋军乘机收复一些州县。在艰难百战之后,宋金军力的对比有了一定的变化,宗泽的抗金措施初见成效。 极度紧张的戎马生活暂时休止,使宗泽有些暇去研讨各次战斗的成败得失,以利再战。宗泽器重岳飞,便将他召来,授予他一些阵图,命他学习研究,说: “你勇智才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 

岳飞告退后,只是将阵图粗略地看一遗,便就置而不顾。待到宗泽再次召见,要他谈心得时,岳飞认为自己掌兵不多,若按一定的阵势,正好使金人得以看清己方的虚实,而被女真骑兵所歼灭。他率直地说了自己的看法: 

“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⑾ 

这几句话后来成了有名的军事格言。宗泽自此也更看重岳飞。


①《会编》卷176吕颐浩奏,《历代名臣奏议》卷90吕颐浩奏。

②据《金史》卷135《金国语解》,银术可的女真语意是“珠”。

③据《金史》卷80《阿离补传》,马五姓耶律,为契丹人。

④《金史》卷72《银术可传》。

⑤《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要录》卷12建炎二年正月壬辰。

⑥《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要录》卷11,卷12,卷13,卷15。

⑦《读史方舆纪要》卷49。

⑧《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作“李千户”,据《金史》卷135《金国语解》,女真人“蒲察”的汉姓为“李”。

⑨《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卷14《宗忠简公传》。

⑩《会编》卷116,《要录》卷14建炎二年三月庚子。

⑾《会编》卷115,《要录》卷13建炎二年二月,卷14建炎二年三月,《宋史》卷448《李彦仙传》。

⑿“兵家之要”一段摘自《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阵而后战”一段摘自《宋史》卷365《岳飞传》。《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将此事系于建炎元年春岳飞初录宗泽时。按岳飞初录宗泽不足一个半月,当时显然无暇从容讨论阵法。在谈话中,岳飞又称宗泽为“留守”,而非“副元帅”,当为再录宗泽时事。



第七节 宗泽之死


宗泽虽取得军事是的初步胜利,而宋廷朝政的昏暗,却日甚一日。李纲罢相之后,宋高宗又杀害上书言事的大学生陈东和士人欧阳澈,另外一些主张抗金的官员,如许景衡、许翰、马伸等人,都被贬斥,张悫多少支持宗泽,也得病而死。黄潜善和注伯彦专擅国政。宋高宗自南京应天府移居扬州,在行宫纵情声色,恣意作乐,他对国政其实并无多少兴趣,说:“潜善作左相,伯彦作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①

四月以后,天气逐渐炎热。宗泽审度形势,认为在六月里,女真骑兵不耐酷暑,弓不劲,马不肥,正是大举北伐的良机。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彦、马扩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军事计划。计划规定,工彦等军自滑州渡黄河,直取怀、卫、浚、相等州;马扩等军由大名府攻打洺州(治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东)、庆源府和真定府;杨进、李贵、王善、丁进等部都分头并进,河北、河东山水寨的义兵,燕、云地区的“豪杰”也约定时日,里应外合②。 

宗泽自到开封后,前后向宋高宗上了二十四份奏表,恳请他“回銮”东京,鼓舞士气,主持报国仇、复故疆的大计。然而这一道道言词激切,足以感动木石的奏表,只要到达南京应天府或扬州,便统统成为废纸。宋廷回报于他的,只有敷衍、嘲笑和呵斥。 

这个斗志极端顽韧的老人,历尽刀光和血影的围逼,心力交瘁,饱受冷眼和横眉夹攻,忧愤成疾,终于一病不起了。岳飞和其他官员、将领纷纷到病榻前问安,宗泽仍然强振精神,勉励他们歼灭强敌,实现恢复故土的伟业,完成自己末酬的壮志。宗泽转念自己惨淡经营,刚付诸实施的北伐计划,不由吟诵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弥留之际,宗泽并无只言片语提及家事,只是大声疾呼:“过河!过河!过河!”这是七月初一日一个晦暗的日子,③开封城里,悲风回荡,愁云泣雨,似乎是苍旻在向伟大的民族忠魂致哀。每个角落都是一片嚎陶痛哭之声,广大军民最诚挚地悼念不朽的英灵。

在岳飞一生中,受教诲最深的长官无疑是宗泽,他并非宗泽麾下第一等武将,却是最忠实的继承人。从“唾手燕云”的矢志,到“连结河朔”的远谋,从治军的整肃,到律己的严格,岳飞处处保留着宗泽的遗风余烈。宋人评论说,宗泽“虽身不及用,尚能为我宋得一岳飞”④。


①《会编》卷119,《要录》卷18建炎二年十二月已巳。

②《历代名臣奏议》卷86,《宗忠简公集》卷1《奏乞回銮仍以六月进兵灖河疏》,《要录》卷15建炎二年四月己未,五月辛卯。

③宗泽死日各书记载不一,《要录》卷16为七月初一日,《宋史》卷25《高宗纪》为七月四日,《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和《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卷14《宗忠简公传》为七月十二日,《会编》卷117作八月。据《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十三日乙未注,朝廷前一日得宗泽死耗,可知应以《要录》所载为准。

④黄震《黄氏日抄》卷91《跋宗忠简行实》。



第八节 进驻西京



岳飞聆听了宗泽最后的心声。他率领毕进等部将,随同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闾勍,于建炎二年七月十五日进驻西京河南府,负责保护北宋的皇陵。①这是宗泽生前的既定部署。②

闾勍是班宜出身,有膂力,善骑射。③随着北宋的亡国,三衙制度已成空名,闾勍镇守东京开封府,只是给不敢回京的宋高宗装满潢门面,其实已不能行使侍卫步军司长官原有职权,然而他作为宗泽的麾下第一等武将和得力助手,还是克尽己责的。 

西京河南府即今洛阳,是著名的古都,宋代中原地区最秀丽的花园城市,其园林的精美,牡丹的繁富,是驰誉全国的。但是,在不到三年时间里,金军三次攻入洛阳城,将当地很多居民驱掠到黄河以北,并且纵火焚城。④岳飞早就向往观瞻洛阳,然而西京城却已面目全非,到处是残烬断瓦,颓垣败屋,“地近蓬蒿堆白骨,巷无人迹长苍苔”。⑤这座比开封更大的城市,⑥简直丧失了防守的价值,也难于防守。北宋的东、西、南、北四京先后经受战祸,而以西京的河南府的破坏最为酷烈。

八月,闾勍命岳飞去汜水关御敌。汜水关是西就河南府的前卫,河东的金军两次南下,都经由此关。因建炎元年冬的作战,岳飞已对此地的地形等情况相当熟悉。当宋金两军对阵时,敌方一员骁将往来驰突,岳飞跃马左射,只发一箭,此人立时毙命。宋军乘机攻击,杀退了金军。岳飞又奉命屯军汜水县东的竹芦渡,⑦同敌军对峙。由于军粮接济的困难,他和军士们都忍饥作战。岳飞派三百名精兵埋伏山下,到深更半夜,每名兵士手持两大束柴草做火炬,一时之间,火光烛天,敌人以为宋军大军前来增援,便慌忙撤退。岳飞率部兵追击,又取得胜利。他以奇功转武功郎,升至诸司副使的最高一阶,但仍为从七品。他自贬官秉义郎后,经几次升迁,至此方超过张所借补的武经郎的官阶。

大约到建炎二年岁末,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须返回开封。闾勍对这个二十六岁的育年统制极有好感,却又无计挽留。最后,他还是把岳飞属下赵宏等十个能征惯战的使臣(八、九品的小武官)留下,算是向岳飞借用。⑧ 


①《宋史》卷402《毕再遇传》,《会编》卷117。

②《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要录》卷15建炎二年四月丙寅。

③《会编》卷138。

④靖康元年,金军首入西京,建炎元年冬,金军二入西京,建炎二年四月,翟进、韩世忠等军被金军击败后,金军又三入西京。见《会编》卷116,卷117,《要录》卷14建炎二年三月庚子,卷15建炎二年四月丙寅,《宋史》卷25《高宗纪》,卷452《翟兴传》,《翟进传》。

⑤《会编》卷100《燕云录》。

⑥据《宋史》卷85《地理志》,河南府城周为五十二里九十六步,而开封府城周为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

⑦《读史方舆纪要》卷47。

⑧会编》卷138,《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甲寅。



第九节 击破王善


接任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的,是原北京留守杜充。他是相州安阳人,①和岳飞也勉强可算是同乡。

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发表此项任命时,要求杜先“遵禀朝廷,深戒妄作,以正前宫之失”。②其实,杜充与他们是一丘之貉,即使没有这番叮咛和告诫,他也完全会反宗泽之道而行之。杜充上任伊始,立即中止宗泽的北伐部署。当时,统制薛广所部已向相州挺进,因王善和张用两部未去会师,薛广战败牺牲。③苦守近两年的相州城终于在建炎二年十一月陷落,守臣赵不试自杀。④河东和河北的最后一批州县,包括北京大名府,全部被金朝占领。“两河豪杰”原先按照宗泽的计划,准备配合宋军北伐,杜充却切断了对他们的任何联系和支援,⑤使金军得以竭尽全力,残酷镇压。著名的五马山寨也被金朝大军所攻破。⑥

杜充自诩“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⑦似乎是羽扇纶巾般的文臣,和铁马金戈般的武士,兼备于其一身。然而他得知金军行将发动冬季攻势,就吓得丧魂落魄。他的唯一的对策,是下令开决黄河的河堤。黄河于建炎二年十一月改道入淮,⑧但暴溢的浊流其实并不能阻遏金军,只是使当地居民遭殃。

“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⑨宗泽所以能收编大河以南各种武装,是有着一个抗金的总目标。杜充既然无意于抗金,加之他对人苛酷,善猜忌,刚愎自用等劣性,部属们不由不离心离德。丁进和杨进两部首先叛而为“盗”,剩下王善、张用等部也朝不保夕。

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正月,岳飞率本部二干人马返回开封。关于新留守的所作所为,他虽然有所风闻,却不料杜充在他参见之后,竟立即布置了消灭张用等部的任务。张用是岳飞的同乡,曾当过汤阴的“弓手”,弓手类似于今之巡警。张用和曹成、李宏、马友绍结为“义兄弟”,有几万兵力。此外,同张用勾结的王善也必然会前来助战。岳飞以“兵寡不敌”为理由,婉言推辞,恣睢暴戾的杜充怒气冲冲,说若不出战,当即砍头。⑩

岳飞无可奈何,只好同桑仲、马皋、李宝等屯驻开封西城外的诸将一同上阵,攻击南城外的张用军,双方在南薰门⑾外交锋。驻军东城外的王善闻讯后,果然率军前来支援张用。张用和王善俘虏了李宝。但岳飞以八、九百人勇猛作战,有一敌方悍将出斗,岳飞单骑直前,举大刀奋力一劈,居然将敌将自头顶至腰,劈成两半。一时敌方大骇,号称“二十万之众”终于溃退。⑿岳飞因功升武经大夫,比原来的武功郎高三官。正七品的武经大夫属诸司正使。

盗匪杜叔五、孙海等包围开土壤府东明县(今河南兰考县北)。岳飞又奉命前往解围,活捉了杜叔五和孙海。他因此升转武略大夫、借英州刺史。凡带武阶官衔的刺史等,宋时称遥郡。凡是使臣、诸司正使、遥郡等,都属武官升擢的虚衔。遥郡官品依武阶官而定,故岳飞仍为正七品。王善、张用退兵后,又转攻淮宁府(治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杜充派遣马皋等军追击,被王善、张用等军战败。张用等因久攻淮宁府城不下,便引军离去。王状况不肯退兵,与用等从此分道扬镳。⒀杜充又命都统制陈淬率岳飞等再往救援淮宁府。岳飞先今偏将岳亨截断王善军剽掠之路,率军与王善军战于清河,大败敌军,俘虏敌将孙胜、孙清等。他因功双升转武德大夫,真授英州刺史。武德大夫比武略大夫高三官,但仍属正七品。

四月,岳飞双随陈淬再往,攻击王状况军。六月,岳飞在开封府太康县(今河南太康县)崔桥镇⒁又一次击败王状况军。王状况率所部东流西窜,最后投降金人。⒂

岳飞在开封城南薰门外的胜利,一时被传为美谈,其实,这正是杜充铸就的大错。他措置的乖谬,引发了一场本可避免的、自相残杀的内战,使宋军的实力损失于内耗,使抗金的军力甚至为金朝所用。

由于岳飞骁勇善战,他不仅在内战中立下军功,其实也解救了杜充个人的危困,加之两人的同乡关系,杜充既需依靠岳飞,也须在某种程度上提拨岳飞,最后竟出现了岳飞为杜充“爱将”之说,并广为流传。⒃岳飞在杜充属下计升九官,自武功郎至武德大无计七官,另加借英英刺史到真授英州刺史计两官。但他是一个有伟大志向的军人,决不会因此便对杜充感恩戴德。岳飞既有以往擅自脱离王彦的沉重教训,他尽管对杜充强烈不满,也只能委屈在其节制之下。


①《要录》卷5建炎元年五月丙午。

②《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甲辰。

③《会编》卷118,《要录》卷17建炎二年九月丁未。

④《会编》卷119,《要录》卷18建炎二年十一月乙未,《宋史》卷447《赵不试传》。

⑤《会编》卷118,《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甲辰,卷18建炎二年十月癸酉。

⑥《会编》卷117,《要录》卷17建炎二年秋。

⑦《要录》卷26建炎三年八月戊申。

⑧《要录》卷18建炎二年十一月乙未。

⑨《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申辰注,卷20建炎三年二月己巳注引吕中《大事记》。

⑩《会编》卷120,《要录》卷19建炎三年乙未。                            

⑾《金佗续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

⑿《宋史》卷85《地理志》载,南薰门为开封城南三门中的中门。

⒀《会编》卷120,《要录》卷19建炎三年正月乙未载岳飞等军战败,而《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邵缉建炎四年荐书说,岳飞“以八、九百人破王善、张用二十万众,威震夷夏”,耳目相接,应是可信的。《金佗续编》卷14《忠愍谥议》,《武穆谥议》,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会编》卷207《岳侯传》,卷208《林泉野记》等记载,与邵缉之说和《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年编实》大致相同。

⒁《会编》卷120,《要录》卷19建炎三年正月庚子。

⒂《元丰九域志》卷1载,崔桥镇在开封府太康县境。

⒃《会编》卷134,卷144,《要录》卷24建炎三年六月己酉,卷29建炎三年十一月乙巳朔。

⒄《金佗稡编》卷5《鄂王行实编年》建炎四年七月记事,《金佗续编》卷28《吴拯编鄂王事》。 



第十节 撤离开封



宋高宗自从南宋小朝廷建立以来,一意对金妥协求和,以图苟安一隅。建炎三年,他经历了扬州逃难和苗刘之变后,丧魂失魄,自动去掉了皇帝的尊号,改用康王的名义向金朝元帅完颜粘罕(宗翰)致书,说自己“守则无人”,“奔则无地”,“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①宋廷的祈哀乞怜,卑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后果无非是使女真贵族的气焰更为嚣张。

面对着金军行将发动的新攻势,躲在开土壤城中的杜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终日,似乎大难临头,只有走为上计。他即想逃离东京开封府,却又不肯承担放弃京城的罪责。于是杜充便施了一个狡计,决定自己率东京留守司主力军南撤,而责成副留守郭仲荀留守开封。不久,郭仲荀也如法炮制,命留守判官程昌寓接替防务,自己逃往南方。程昌寓又逃之夭夭,将守城责任推给了上官悟。当时开封城中粮食奇缺,饿尸纵横,到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O年)二月最后陷落时,城里的壮年男子还不满一万人。②这个曾经是当时全世界最繁闹的城市,濒临荒寂的境地。   

宋廷得知杜充率重兵撤离东京开封府,事实上是听之任之,命他“兼宣抚处置副使、节制淮南、京东、西路”,还节制“应天、大名府,许便宜行事”,即委任他主持除陕西以外,大江以北的防务,“提重兵防淮”。③杜充对朝庭的命令置若罔闻,他不逃则已,一逃便准备逃到大江以南。 

岳飞自建炎三年六月下旬刚回军开封,就接到杜充的命令,他的部伍必须随杜充撤往建康府(治江宁、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他深知杜充此行此举,无非是要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和人民拱手让与金人,十分气愤。但是,面对着这个刚愎而暴戾的长官,岳飞也只能按捺住一腔怒火,他说: 

“中原之地尺寸不可弃,况社稷、宗庙在京师,陵寝在河南,尤非他地比。留守以重兵硕望,且不守此,他人奈何?今留守一举足,此地皆非我有矣。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之众,不可得也。留守盍重图之。” 

杜充对于岳飞的忠告,自然只当耳边风。他不对岳飞发怒和斥责,已经算是对这位“爱将”保留体面了。 

东京留守司的大军很快南撤了。既须越淮,还须渡江。岳飞尽管有三年前背井离乡,随康王从北京大名府退至南京应天府的痛苦经历和感受,但尚未经历如此伤感的长途退却,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岳飞和军士们心情都极端沉重,他们五里一徘徊,十里一回首,向被宋高宗和杜充丢弃的故土依依惜别。

时值七月初秋,岳飞所部在铁路步与张用匪军遭遇,并击败敌军后,终于渡过波澜壮阔的大江,进驻建康府。④对岳飞这些北方人而言,他们早就听说过“上界有天堂,下界有苏杭”的民谚,⑤但百闻不如一见。长江三角洲,包括当时浙西路和江东路的一角,是富饶的鱼米之乡,便这些初到的北方人惊叹不已。

岳飞的故乡沦陷后,有个同乡前来寻找岳飞,告诉他母亲姚氏和前妻刘氏的消息,并且转达了姚氏的反复重嘱:“为我语五郎,勉事圣天子,无以老媪为念也。”岳飞愤恨刘氏的背信弃义,姚氏和岳云、岳雷的凄惨境地,更使他卧不安,食不甘。他派人潜入汤阴,前后十八次,才将母亲和两个儿子接到自己的军营。⑥ 

大约在建炎二、三年间,岳飞又另娶一位新妻,名叫李娃,她比岳飞大两岁,结婚时已有二十八、九岁。她孝顺姚氏,也爱抚岳云和岳雷,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⑦ 

从刘浩到杜充,岳飞先后跟随过七个长官。他在民族战场上,始终是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这有他身上的累累伤痕为证。然而出生入死的战斗,却赢得了步步后撤,这使他既非常迷惘,又十分苦闷。这个二十七岁的青年将领,对于从宋高宗到枚充的投降路线既极度反感,却又缺乏足够的认识。他甚至埋怨自己不该当偏稗,进退听命于人。他还天真地幻想,如果自己一旦当上统重兵的将帅,便可挥兵杀过大江,飞越长河,摧灭强敌,何患大功不成,何患将来史册上不与关羽、张飞齐名。⑧

三年间的迭遭挫折,砥砺着岳飞的斗志。他枕戈待敌,随时准备效命于新的战场。 


①《金史》卷74《宗翰》传,《要录》卷26建炎三年八月丁卯。

②《会编》卷132,卷133,卷137,卷140程昌寓家传,《要录》卷24建炎三年六月乙亥,卷26建炎三年八月乙丑,卷31建炎四年二月丁亥。

③《要录》卷24建炎三年六月戊朔,乙亥。

④《要录》卷25建炎三年七月庚子载,杜充已到江宁镇,与张浚相遇,“屏人语,久之而别”,则岳飞所部亦应于七月至建康府。

⑤《松隐文集》卷26《进前十事札子》。

⑥《金佗稡编》卷9《贵事》,卷14《乞终制札子》。

⑦李娃年龄据《宋岳鄂王年谱》卷1。据《金佗稡编》卷17《乞淮东重难任使申省状》,《齐东野语》卷13《岳武穆逸事》,《宋岳鄂王年谱》卷1,李娃于建炎四年已嫁岳飞,当年十一月生岳霖。估计岳飞娶李娃大约在建炎二、三年。据《书仪》卷3《婚仪上》和《家礼》卷3《昏礼》,宋时“女子年十四至二十”是正常婚龄,估计李娃可能是改嫁岳飞。

《金佗续编》卷14《忠愍谥议》,《武穆谥议》,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岳飞渴望独立成军,由来已久,应非始于建炎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