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岳飞研究 > 学术

从岳霖敕封的爵号说起

发布时间:2023-11-20 18:30:18  作者:岳天波  来源:岳飞网
《金佗稡编》·《诸子遗事》载霖、震、霆兄弟三人最后的官衔,岳霖的官位最高,为从六品朝请大夫,赠从四品太中大夫。

640.png

岳霖是民族英雄鄂国公岳飞三子,字及时,号商卿,生于1130年,卒于1192年,享年62岁。他与其子岳珂通过两代人的努力,收集资料证据,最终使岳飞沉冤昭雪,英名流芳,功在华夏社稷,功在家族百世。

《金佗稡编》·《诸子遗事》载霖、震、霆兄弟三人最后的官衔,岳霖的官位最高,为从六品朝请大夫,赠从四品太中大夫。宋景定二年(1261年),宋理宗在原有封赐上又加封岳霖为“续忠”二字侯。对岳霖被加封的二字侯,现在存在两种说法,一是为“续忠侯”,二是为“缵忠侯”,那么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首先我们要大概了解一下当时封侯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还原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形。南宋第五位皇帝理宗赵昀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发动了对南宋的全面侵略。由于理宗沉缅声色,权臣乱政,对外政策不统一,争论不休,导致边关吃紧,国势急衰,朝野上下有识之士越发觉得岳飞尽忠报国、抵御外侮的精神是时下所急需。此情形下,景定二年,由太学生集体陈请,国子监奏乞朝廷,将临安(杭州)太学的“灵通庙” 赐改名为“忠显庙”(当时杭州的太学所在地就是岳飞故宅,“灵通庙”里面供奉的土地神就是岳飞),并加封庙神岳飞为忠文王,神之父和封显庆侯,神之五子雲封继忠侯、雷封绍忠侯、霖封续忠侯、震封缉忠侯、霆封缵忠侯,六将佐张宪封烈文侯、徐庆封昌文侯、董先封焕文侯、牛皋封显文侯、李宝封崇文侯、王贵封尚文侯。同年二月,理宗准奏,颁旨奉行。

在正史及大部分岳氏宗谱中记载,岳霖被加封的爵号均为“续忠侯”。太学生江西庐陵(现江西吉安市)人谢起岩编纂的《忠文王纪事实录》卷一·太学陈请赐庙额封王爵及父母妻子子妇将佐加封事  尚书省牒、录白王子告祠,记载的也都是“续忠侯”。这本书辑于加封后的次年即景定三年(1262年),咸淳七年(1271年)由谢的同学吴安朝(进士,安徽歙县人)筹资刻版发行。因时间与事件跨度短,编者及出书者又可能是事件的参与人,故其书记载的真实性、可信度应该是其他资料不能比的。

将岳霖称为“缵忠侯”这一称法,应起于宜兴,现今宜兴的岳霖墓上也冠的是“缵忠侯”。究其根源,应是明世宗嘉靖癸卯年(1543年)仲春,宜兴十五世孙岳俭(字重本)筹资修缮岳庙时,持家谱拜谒时任知县方逢时,方应邀撰写了《重修岳鄂王庙碑记》,影响较大。到了万历年间,此事被记入了重新编修的《宜兴县志》,在此志卷十·丘墓记载:武穆王子缵忠侯岳霖墓在堂门显祖庵侧。后人在续修家谱或查考方志资料时,以其记载为真,以讹传讹,从而一直延用了这种误称。

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理宗拟改赐谥岳飞为忠武王,为此岳珂首次对家族世系进行了厘定,后在此基础上撰修了《武林世谱》或名《金佗宗谱》,至清朝康熙年间,历四朝四百余年,岳氏家族有三次影响较大、意义深远的联宗合谱。一是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江州与宜兴的合谱。宋亡元初,原先在杭州守护岳坟寺的岳珂之玄孙金部公岳琳大德元年(1297年)病逝于灵隐寺,次子茂之年幼(时10岁)随母先归嘉兴,留其长子启之在杭州一边守父柩一边守祖坟,大德三年启之因避乱又流寓去了山东金乡,至此杭州岳坟已无岳家后人守护。江州王之子孙式微,又离杭州路途遥远,日渐坟荒寺圮,业属他人。于是在大德五年,九江岳家族长云支甫公幺孙彭泽令岳适偕侄前广济尉岳㞧(字宗元,雷支纪公之曾孙)自江州至杭,欲恢复祖业,修缮坟寺,得到了宜兴宗人前武学生岳立武和前石门尉、龟山书院山长岳浚(字仲远,元代名士,博学好义,家有藏书万卷,名士多游其门)在经费、人力等方面的大力资助,并与其联宗通谱。大德九年秋末,坟寺修缮工毕,两地岳氏宗人少长咸集于杭,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并请方回(元代文学家、诗人)撰、赵孟頫(书法家、画家)书《岳坟褒忠衍福寺复业记》。

二是明成化年间,武林世系与通州世系的合谱。1465年,岳正出任福建兴化知府,途经浙江三衢,与寓居此地的岳士毅(又名宏)及子岳文昌共议修纂《鄂国岳氏武林世谱》,四年后谱成,岳正为此谱撰写了谱序。岳正(1471--1472)字季方,号蒙泉,北平府通州漷县人,殿试探花,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入阁预机务,封嘉议大夫、太常寺卿,谥文肃,明朝一代名臣。

 三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江南黄柏口桃山世系与甘肃庄浪永泰世系合谱。“三藩之乱”后,岳升龙(字见之,兵伍世家,甘肃临洮人,四川提督,谥号敏肃,曾参与平定三藩之乱、荡平葛尔丹、大小凉山入版图。此父岳镇邦官至山西大同镇总兵官。此子岳钟琪,清朝名将,官授川陕总督,兵部尚书,赐谥襄勤。此孙岳濬官至山东、江西、广东、云南巡抚、鸿胪寺少卿。)升任登州镇总兵官路过江南徐州府桃山驿站,祭拜了桃山岳忠武王祠,并与桃山岳飞后裔议联宗合谱事宜。后遂由岳升龙诠、文学葛之藩(十八世裔孙渭南县丞岳钟灵的曾孙婿)订,以明万历二十年岳钟灵据祖藏的《金佗宗谱》而续修的家谱为蓝本,合修了《鄂国岳氏世谱》(二至四卷谱心名《岳忠武王家乘》,所著堂号为“跻云堂”)。

 这三次联宗合谱,都是借助了岳氏翘楚或显赫家族的声望、地位,使岳飞后裔及整个岳氏家族在民族不断融合、朝代循环更替的时代大潮中,历经宋元明清、兵戎战火、横灾飞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得到较好庇护并快速发展。三次合谱虽然都有瑕疵,也给后人在续修家谱时造成了一些困惑,但合谱后给整个岳飞后裔家族带来的影响和裨益还是很大的。故宜兴宗人是有功于岳飞后裔及家族的,我们应尊重他们一直以来对霖公爵号这种习惯性的称呼,就如方言般,各兴各说。但这一叫法也仅限于宜兴及其周边区域,其他地域、家谱或世系标注如出现“缵忠侯岳霖”或“续忠侯霆支某某世”等张冠李戴的叫法,那就有点似是而非、以假乱真了。

九百年来,岳飞后裔枝繁叶茂,遍及九洲海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强民富,家族修续谱谍、追本溯源之心愈浓,岳飞后裔也越来越多。先不说孰真孰伪,就说都自愿拜认岳飞为先祖,敬尊岳氏门规家风,崇尚尽忠报国,这又何尝不是一大好事。笔者粗鄙之见,只要续接理由充分,世系链清晰,不违反人类发展规律,不和家族繁衍承续情况冲突,不出现一些古怪离奇的情况,都可认同为岳飞的后裔,从而实现岳氏后裔的“大同”,皆大欢喜又何乐而不为呢。现今岳飞后裔已逾百万,唯霖系后裔最盛,喜极又忧!康熙年间先贤岳尧牧就曾说到:“有慨今之同宗,皆祖于珂,不及于他支者,何也?盖以珂祖吁天辩诬,著有金佗、桯史、天定诸篇,名于世,因名认祖,遂失本支。”所以当下我们在修续编家谱、接续世系时,要尽量避免生套乱接,一些原则性的问题要遵循祖制,有的支系可以接,有的支系要慎重,如岳甫次子觌之子邍、岳珂子䚆之子逍(萧+辶)“非不可宗,谓其本宗不可失忘也”。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我们既要传承保护好家族文化,又要守正创新,团结、凝集更多的崇岳爱岳人士,让岳飞精神彰耀万世,历久弥新。

(本文收录鄂国《精忠宝典汇编》)岳飞网特约稿件 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