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头条新闻

谒古城大漠雄风 留忠魂乾坤朗朗——永泰古城祭祖之旅

发布时间:2019-04-11 21:10:30  作者:岳存孝  来源:岳飞网
适逢宋武穆鄂王岳飞二十一世孙岳钟琪诞辰三百三十三周年之际,来自甘肃各地的四十多位岳姓人在甘肃省岳飞文化研究会的组织下齐聚景泰,寻访永泰古城遗迹

未命名_公众号配图(横版)_2019.04.11.png

北方的春天,咋暖还寒,清明的眷怀,让人思绪缠绵。几天来,沉闷的心情,静默在百无聊赖之中,似乎在无罔无极的等待中消磨时光。震响的电话铃声,让我踏上了一次特殊的行程——祭祖之旅。

三月十六日,已亥年清明节将至,适逢岳飞诞辰九百一十六周年,宋武穆鄂王岳飞二十一世孙岳钟琪诞辰三百三十三周年之际,来自甘肃各地的四十多位岳姓人在甘肃省岳飞文化研究会的组织下齐聚景泰,寻访永泰古城遗迹,祭奠先祖英灵。

微信图片_20190411204205.jpg

从古城南门折转沿山道而上,约三公里山路即到名曰“岳家坟掌”的岳钟琪先茔。这里荒草凄凄,一片苍凉,仅存一块当地政府建立的墓碑静立于荒草之中。

微信图片_20190411204450.jpg

timg.jpg

景泰是白银市最北面的县,也是黄河流出甘肃的最后一程,景泰因“景象繁荣,国泰民安”而得名。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为河西走廊的东大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无数次的兵燹战乱,沧桑巨变中,此地涌现出好多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清朝康乾时代,就曾经有岳氏先祖几代人在此戍边卫国,为国家为民族团结做出过贡献。被乾隆皇帝喻为“三朝武臣擘”的岳钟琪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一代名将。

三月十七日一大早,从景泰县城出发驱车约二十五公里,即到永泰古城。眼前的画面映入眼帘:河床干涸,荒山连绵,西风猎猎,烽火已远,尘砂起落间,一座古城若隐若现。寂静地矗立在这戈壁荒原。

timg (1).jpg

岳家坟掌坐落于寿鹿山支脉奎阳山之阳麓,白土梁之上端。据当地岳氏宗亲介绍,此坟掌山川形胜,风水俱佳。它背靠寿鹿青山,坐落于奎龙山阳,位居九阶高台之上,视野空旷开远,左右二山涧泉水汇于山前,恰如玉带缠腰,地势聚风藏气,有藏龙卧虎之势,透露着一股尊容显贵之气。环顾四周,左方三里之遥,山势险峻,向阳一侧如刀削斧劈之断崖,向北渐次低落,呈三角形,犹如一面旌旗展开。右方一里之地,隆起一圆形平掌,形如战鼓,名曰“擂鼓台”。如此左旗右鼓之山势,为世之罕见之地,在此建茔立祖,更显大富大贵之象。俯瞰前方,沟田村落,历历在目,若巨型棋盘摆于陵前。近前坟掌下的永泰古城,气势恢宏,如金龟静卧于山下,再极目远眺,远山逶迤,阡陌纵横,平沙苍茫,广柔千里,现代化的景泰县城,在烟雨中隐约可见,高楼大厦,街巷道路若隐若现。

登上此岳家坟掌,可以远观百里之遥五佛河口“黄河一线天”之奇景。说它奇,奇在别处看不到,唯有此处能看到,站着看不到而躺着可以看到,上午能看到而下午看不到。据史料记载,岳家坟掌以前有石门、石柱、石狮、十几块高大的墓碑巍然分立于墓前。此乃清雍正二年岳钟琪在驻军青海“懋膺公爵”后返乡探亲祭祖,修葺坟墓,墓碑是用骆驼从四川富平驮背而来。可惜这些石柱,墓碑在此矗立了三百多年后,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惨遭人为毁灭,且岳家祖坟也屡屡遭盗墓者盗挖,至今仅留荒草滩默默守望。

作为岳氏子孙的我们触景生情,心中不免会产生深深地遗憾,然而,我们并没有因坟茔的破败而少有虔诚之意。因为这黄土下面安卧着我岳氏六代先祖的遗骨忠魂。于是我们摆上供品,上香祭酒,大家怀着虔诚敬仰之心,用传统的祭祖方式,举行了庄重肃穆的祭祀之礼。

微信图片_20190411204456.jpg

祭祀完毕,坐在坟地的荒草滩上,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在这一片黄土坟塜里掩埋着我岳家先祖的遗骨,他们曾为国戍边,从江南来到这戈壁大漠,怀着壮烈豪迈的家国情怀,屯田垦荒,建立家园,读书习武,征战沙场,将自己的的人生演绎出人世间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用自己的血肉与灵魂铸就成一道永不磨灭的壮丽风景,将自己塑成一个个苍苍茫茫的铸像,永远存留在一代代后人们的心上。清风潇潇,飘荡着浓浓的眷恋

细雨绵绵,淋漓着默默的悲怨

荒草凄凄,倾诉着悠悠的哀惋

虽然是遥远的祖先,依然有深深地怀念。

微信图片_20190411204500.jpg

出生于当地的作家王博恩老师在《大清藩篱岳钟琪》一书中,详细记述了岳钟琪先祖戎马一生的战斗经历。岳钟琪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868年)出生于永泰堡,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这里度过。二十七岁时随时任四川提督的父亲岳升龙入籍四川。一生带兵转战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带兵平叛获胜返回途中病逝于四川资州,葬于四川成都府金堂县东松秀山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岳钟琪将松秀山称为岳公山。

王博恩在书中记载岳钟琪辉煌的一生。

岳钟琪,岳飞二十一世孙,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三朝武臣巨擘”。任松潘镇中军,永宁副将、四川提督、兼甘肃提督、甘肃巡抚,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授奋威将军、宁远大将军,封三等公,世袭罔替。清朝268年先后任职的几十万位汉官中,岳钟琪封爵最高:世袭三等公。

军衔最高:宁远大将军,官品最高,超品,大学士是正一品。

辖地最广:川陕总督辖地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57万、陕西21万、青海72万、甘肃43万、宁夏6.6万。

统兵最多:总督领绿营官兵13万名,当时全国只有60万兵左右,占总兵数的五分之一。节制三巡抚,及川、陕、甘、青四提督和十五镇的总兵官,大将军还统辖5000名满洲八旗将士。

优遇最高:雍正帝给与岳钟琪最高的、最荣耀的优遇,赐岳四团龙补服(是亲王、郡干的补服)、五爪龙袍和御用盔甲一副。

贡献最大:平定青海叛乱,盖世功助,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全部隶属清朝,驱准安藏,建立大功,123万平方公里的西藏纳入大清国版图,是增进祖国的统一,扩大和巩固,奠定近代中国版图之最大贡献的汉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周远廉教授也撰文指出:岳钟琪是清朝268年里对祖国的统一、巩固、扩大,作出了最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也是岳飞百万后裔中,对国家贡献最大的优秀子孙。

岳钟琪一生鞠躬尽瘁,功勋卓著,百战百胜,当时享有“常胜将军”之誉,他在屡次平叛战斗中以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荡平叛乱,为国家开疆拓土,巩固西部边疆的稳定贡献了毕生心血。他忠心报国,国而忘私,清廉为官,心系桑梓,情系黎庶。乾隆曾作诗予以褒奖“三朝师武臣,钟琪为巨擘”。

微信图片_20190411204511.jpg

说到岳钟琪的先祖来甘肃得从明朝说起。岳钟琪的高祖岳仲武之父岳大舟,最早是明朝万历年间辗转来甘,宦居陕西临洮府。岳大舟是岳飞十六世孙,属飞祖第三子岳霖支脉。二十多年居临洮,家人耕贩为业。大舟殁后厝于临洮。岳仲武自幼决志仕途,成人后理父之业,家道殷富,不亚陶朱。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因职守复迁庄浪永泰堡。因功卓著,曾被赠封为“荣禄大夫”。岳仲武定居永泰堡后,娶当地大户赵氏女为妻,生子三,名岳文达、岳文元、岳文魁。明末时,岳文魁曾因功受封三等公。他有四个儿子,老大岳镇邦、即为岳钟琪祖父。岳镇邦武功出众,有勇有谋,在驻守永泰堡时,多次以少胜多,击退夷狄侵扰,被朝廷破格授予永泰把总,千总。后率兵转战天水、阶州、陕西汉中,康熙十四年出任甘肃抚标中军左营游击。康熙十八年升洮岷协副将,同年转任浙江绍兴协副将,加左都督衔。最后官至山西大同镇总兵官。后来,他辞官归田,居家孝养老母,备受当地人推崇。岳镇邦有三子岳升龙、岳陟龙、岳超龙。岳升龙即为岳钟琪的父亲,自幼聪颖,知书达礼,喜好武功。“三藩之乱”时随父以痒生入伍,一年后授永泰营百夫长,在转战兰州、洮州、河州时冲锋陷阵,因功升任庄浪卫守备。康熙十五年加都督佥事衔,十七年补授山西得胜路参将,二十年迁黑城营游击。以后十余年先后调任山东登州镇总兵官、天津总兵官,从西到东转任,为保卫大清疆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康熙三十四年任四川提督,数次因功受到朝廷褒奖,为捍卫大清江山社稷立下了赫赫功勋。岳超龙亦因军功升任天津总兵官,后出任湖广提督。岳钟琪去世后,堂弟岳钟瑛继任四川提督。

永泰岳氏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史上,曾出现了“两代父子四提督”的辉煌鼎盛伟业。几代人忠心耿耿为康乾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190411204508.jpg

了解了永泰岳氏先祖的历史,祭奠了先祖,我们来到了永泰古城,瞻仰遗址,寻访先祖们留下的足迹。

来到古城南门,门口的石碑上刻着“永泰城址”几个大字,标识着这里已被国家列为国保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门的门洞是用青砖修葺的,呈圆拱形,足有十几米高,保存基本完好,只是门顶的哨楼已破败,外墙已坍塌,残留着的屋架显现出苍老的风貌。从第一道门洞进去是一座不太大的瓮城,瓮城的门额上用砖雕镶嵌着名字。回首望去,南门的正前方有一小山坡,坡下可见一汪清澈的水,面积不大,水也不深,在轻风吹拂下碧波微微,泛着层层涟漪。城周围的护城河,用碎石铺过,看上去好象是新近才修的,有河无水,河里干涸见底。护城河边用黄色的木板铺出了一条栈道,随着扩护城河弯弯曲曲地延伸。

鸟瞰永泰古城,形如金龟伏沙,故又称“永泰龟城”。古城占地318亩,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周围长1.7公里,墙高12米,城基厚6米,有炮塔12座,城楼4座。四个瓫城形如龟足,保存尚好。

走进古城,巷道全是砂砾路面,即不见柏油路,也没有水泥路,说是遗址景点,门口也没卖门票,游客可以自由游览瞻仰。城里的大多居民都已外迁,据说只有十多户人家,看上去好象是一个破败的古村落,残垣断壁,老树旧屋,废弃的庄廓,东倒西歪,梁斜墙破,蒿草遍地,显现出古城的沧桑荒凉。顺着城中的巷道,不时会看见在破损的房屋前立着醒目的标识牌子。“火神庙遗址”、“玉皇阁遗址”、“药祖楼遗址”等等,还有那些年用的练兵场、草料场、火药库等早已不见了踪迹,唯有城内的五个井已用铁皮镶上井盖,标上“一井”、“二井”、三井……揭开铁井盖,仍可以看到清澈的井水。据说这些井是当年岳钟琪返乡探亲祭祖时,带领乡亲们修建的。由城外的老虎口沟口造石槽,引泉水,用暗渠引进城内,供人畜饮用。虽然已历经几百年时间,至今仍有水供居民生活。

在一堵黄土夯筑的墙前面,立着一块“岳府”字样的标牌,望着这块空旷荒凉的地面,不曾想当时的将军府是何等的辉煌。只可惜岳家几代人居住的房屋,庄院早已不见踪迹。

徜徉在这古城的街巷,眼前的一切让人浮现联翩,触景生情:在历经了几百年沧桑岁月的今天,古城的雄伟虽已不在,那依然矗立的城墙,象沙海中千年不朽的胡杨树一样却风骨犹存;昔日的烽烟连天,战马嘶叫,鼓角争鸣,虽早已远去,但戍边将士为国争战,壮烈献身的爱国情怀、精神风貌,在人们一代代的传颂中,犹如巍峨雄伟的祁连山,千秋永存;曾经的古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驼铃声声,商队西去东来的繁荣场景虽已销声匿迹,可昔日的中西交流,中外通商,铸就了国家繁荣,民族强盛的丰碑;曾经的筑城人用黄土拌着汗水浇筑起的城堡,虽已失去了它的功能,却凝聚了先祖们的智慧和心血。一代代的古城人向往国家强盛,民族团结,各民族和谐共荣,共同走向富裕美好生活的梦想如今成真,以此告慰先祖们的英灵。

timg (2).jpg

永泰古城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上的永泰古城也曾有过驻军几千人的繁盛时期,即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上千人居住于此,城内花木茂盛,四季更迭。但后来周边的环境不断变化,干旱缺水,风沙肆虐,城内的树木和楼台建筑在大炼钢铁时毁灭殆尽,逐渐成了如今的模样。城内的多数居民,逐水而居或外出谋生,如今仅有十来号人继续留在古城,以放牧为生。古城已是垂暮之年,若再不加以保护,恐怕不久这珍贵的文化遗产就要从茫茫戈壁之中消失了,曾经雄伟的大漠龟城,古道驿站,商旅老市以及岳钟琪先祖几代人演绎的传奇历史故事,就只能在历史资料和电视剧中见到了,这也是此行留给我们的最大遗憾。

别了,古城!天地苍茫,戈壁荒漠,黄土城墙,烽火炮楼,还有安卧几代岳氏祖先的岳家坟掌……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像一座无形的丰碑,铭刻在自己的心上。

吟歪诗一首《永泰古城谒先》,为记,为祭!

谒古城大漠雄风,

祭先祖踏上坟掌。

保疆土英灵永驻,

守城堡世代忠良。

造福址龟城为证,

留忠魂乾坤朗朗。

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古城,一阵悲悯袭上心头。古城像一位垂垂暮年的牧羊人,守望在这无边无际的草地上。他守望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时光,还有在这一片片的沙丘下,一座座的荒冢里戍边将土的忠骨。想起“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诗句,不知当时诗人是否就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一阵大风过后,黄土卷起的烟尘弥漫在田野里,弥漫在返程的车道上。



作者系 甘肃省岳飞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岳存孝


编辑:岳飞网 高峰 (本文部分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