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岳飞文化 > 精忠岳门

触摸父亲历史 咏唱生命之歌——纪念黄埔军校创建百年(大型纪实特稿)

发布时间:2024-02-21 13:34:06  作者:岳新焉  来源:岳飞网
每每翻开父亲的历史,我们都被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对兵团屯垦戍边的执着之情所洗礼。作为黄埔军校的学子,父亲是如何践行黄埔使命的,我们从他生命中几个节点中再次走近他

触摸父亲历史 咏唱生命之歌

        ——纪念黄埔军校创建百年

微信图片_20240221134210.jpg

父亲岳奉恩离开我们兄弟姐妹已经29年了,随着时光的流失,我们愈加怀念他。每每翻开父亲的历史,我们都被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对兵团屯垦戍边的执着之情所洗礼。作为黄埔军校的学子,父亲是如何践行黄埔使命的,我们从他生命中几个节点中再次走近他,以此纪念黄埔军校创建百年的历史。

一、黄埔之魂立身,传承精忠报国

父亲岳奉恩,字德三,1919年阴历2月18日出生在安徽凤台县岳张集前岗村一个农民家庭。爷爷岳恒良,醇厚的庄稼人,他虽识字不多,但见过世面,在广州参加过新军训练,受到革命军的影响,他告诫家人,“俺岳氏后裔承祖训忠孝传家,耕读于此,决不能当亡国奴!”爷爷奶奶育有三子,父亲排行第三,两个哥哥跟着爷爷务农,一家人生活勉强维持。父亲从小割草放羊,8岁在岳张集读私塾一年后,因家境不济在前岗村小学断断续续读书至17岁高小毕业,18岁被岳前岗小学邀请做初小教员。1937年初,岳氏第25世孙岳相如出资在前岗村筹办精忠中学,校长岳伦才按半工半读条件接收我的父亲继续读书。父亲很珍惜读书机会,除了按时听课外,要与校方把握时间,按时拉钟作息,课余时缮写油印等。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上海,又血洗了南京,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存亡危机,精忠中学停课。面对山河破碎,父亲义愤填膺,1938年1月20日,他与同宗同族的几十名热血青年前往安徽寿县,参加了国民党第一军团组织的抗日学生队,同年3月,在陕西凤翔考入黄埔军校第7分校(3月29日在陕西凤翔正式成立第7分校,5月份迁至西安王曲镇原城隍庙内),父亲是第15期工兵专业学员。

父亲在军校学习了《总理遗教》(含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政治学教程》,还学习《战术学》《地形学》《兵器学》《测量学》等十余门课程,另有劈刺拳术等,父亲在紧张的军事训练中,每日三操四讲堂,每周四次半天野外演习摸爬滚打,苦练杀敌本领切磋技艺和指挥才能,即使生病也坚持参训。半年之后,即进入工兵课程,以筑城坑道渡河(架桥)爆破为主要内容,并在宝鸡做过制式桥与应用桥及渡河法的实施和爆破法的实施。在军校系统学习中,父亲明白了黄埔军校创立的初衷,即,用革命的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富强的国家,这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三民主义的理想的国家,作为黄埔人精忠报国就是为实现这样的伟大的国家而奋斗。

1939年10月父亲毕业后,被分配在国民党预备第7师直属工兵营第2连做见习官,之后10年间驻防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父亲原以为抗战胜利了,国内就安全了,没料到1946年国内战局开启,他心里有些不安,不知中山先生的理想国家如何实现,一个政治时事性周刊《观察》引起他的关注,主编储安平以民主、自由、进步、理性为原则和主张,对国内外各党派不偏不袒,对时势政治、战局和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公平、独立、建设、客观进行广泛地评论,尤其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批评等,让父亲如获至宝,他读着思考着,1949年《观察》被禁发,他顿觉失去了一位挚友。

1949年4月,父亲任国民党驻守新疆喀什第42师直属步兵独立团少校副团长,他追随师长赵锡光拥护陶峙岳将军的和平主张。在和平起义的前夜,驻莎车的骑兵第4旅第7团因军饷遭克扣而发生了哗变,与旅部发生火并。父亲奉赵锡光师长命令,率领一个加强营开赴莎车,先以武力震慑,后作为中间部队将旅部与兵变方隔离稳定部队,坚定执行师部命令平息了兵变,解除了和平起义前的隐患,父亲被授予中校。

9月25日,在陶峙岳、赵锡光两位将领的率领下,驻疆的国民党部队宣布和平起义了,这是历史性的大事件!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驻疆部队中一些少数人因过去受欺骗宣传蒙蔽,或受旧的残余的伦理观念的影响,部队中发生了一些骚乱,面对乱象和谣言,父亲认真思辨,更坚定了坚持真理、和平起义、精忠报国、安边固疆的信念,并意识到在这个大变革关键节点,作为部队将领的责任重大,他严格约束部队(团长王徽卿被师部派到轮台县整顿变乱的部队),为部队宣讲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决定的共同纲领,了解新中国的人民性。组织学习陶峙岳将军发布的《告全疆将士书》,公告里以利害是非关系向官兵们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从新疆前途问题、历史回顾、辨认是非等多角度阐明起义部队要明辨是非,把握真理。父亲告诫部队,“我们面前摆着两条道路,一条是光明的路,一条是黑暗的路,我相信部队不愿也不会走向万劫不复之路,和平起义是顺应历史大势,是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福祉,也为部队的每位军人前途,起义的目是光明正大的,是光明的路!是最大的义!我们要坚持真理,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父亲就这样团聚着独立团,部队将士们统一了认识,将不发生战火视为对国家、对新疆人民、对部队的最大责任,坚定了和平起义是唯一选择的道路,待命整编的独立团成为南疆地区稳定和依赖的一支主要力量。父亲永远记得王震将军对和平起义的评价:国民党驻疆部队和平起义,使新疆避免了一场严重的流血战争,保卫了西北边疆的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各族人民的团结幸福、为起义官兵的命运和前途,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二、不忘黄埔精神,开创兵团基业

1950年2月,由42师独立步兵团为基干,并编42师65旅194团3营、师直特务营(1个连)、工兵营(2个连)、乌恰县边卡大队等单位的部分营连,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第9军第27师79团,父亲被任命为团长。起义后部队的第一项艰巨任务就是徒步移驻焉耆地区博斯腾湖畔的和硕滩开荒造田,从喀什到和硕滩1000多公里,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人无车坐,物还要人驮,父亲与营连长研究确定行军方案,部队2000多人从1950年2月28日按梯次从喀什出发,至1950年4月23日到达焉耆,历时46天,行程1560公里。这一路,部队每人背负背包,加上武器、弹药和干粮,都在20多公斤,在戈壁荒漠上,沿着大车道徒步行进,风餐露宿,渴了吃把雪,饿了啃一口冻得坚硬的干粮,累了背靠背坐在地上打个盹。这负重致远向蛮荒,靠的是军人的坚强毅力。

和硕滩位于焉耆盆地东北部,衍生着芦苇、芨芨、红柳、甘草、毛蜡、铃铛刺等野生植物,繁密茂盛,连绵不绝,距离焉耆县城约13公里,东距博斯腾湖5公里,西距开都河2公里。父亲在《创业维艰忆和硕》回忆文章中说:“2000多人的一个团,首要的任务是解决住的问题。这里虽无砖木之属,但湖畔长着两三米高的芦苇,是架搭草庵的理想材料。于是战士们卸下背包就行动起来,砍的砍、运的运、捆的捆、搭的搭,不到一个星期,一排排芦苇庵拔地而起。一个连队一片,星罗棋布,大小窝棚总共近400间于荒原上,俨然成为一大片鸡犬相闻的新兴村落,这就是我们的根据地。”

父亲同政委杨润贵齐心协力,带领79团5月垦荒播下8000多亩玉米,长势喜人,结棒子又粗又长,足有40厘米上下,王震和陶峙岳两位司令员来团巡视时,赞扬79团是“玉米团”,此雅号从此”名扬天山。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父亲依靠部队中的能工巧匠,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办起了综合性工厂,包括铁工、木工、石工、掌工、皮革、榨油、制粉条等。7月,父亲绘出的新营房建设规划被师审批后,即组织一部分人到120公里远的富拉山上伐树,其中运木最艰难,靠人工扛、拖拉至60公里远的开都河边,放木排顺流而下80公里到和硕灌溉总龙口,再拆开木排,辅以人工,一根根送入渠道,流到10多公里的团部附近上岸;另组织一部分人在驻地打土坯。当年11月间完成部队营房建设,一排排新房鳞次栉比,完全取代了原始的芦苇窝棚,入冬前,各单位搬进了风雨不动的新居。房屋布局别具,中间是一条大道,宽敞平坦,两旁是林带,团部居中,团直和各连队,分向南北延伸,俨然一条长街,各营也按团里的规划,各自形成一条条短街。第9军张仲瀚政委巡视垦区,目击此景,倍加称赞,他在27师干部会上说:“和硕滩上一条街,正是79团艰苦创业的象征。”

1950年79团共开荒播种15330亩,收获粮食91.6万公斤,人粮、马料可自给6个多月;油菜籽99000公斤,食用油可全年自给;蔬菜30.5万公斤,自给9个月;各种饲料101.25万公斤,可喂9个月,可接上次年新草。生产取得大丰收!这一年79团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79团屯垦和硕滩的价值是什么呢?陶峙岳司令员在为纪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30周年所写的《回忆与希望》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评语:“进驻南疆的27师,除两个团留所拜城、和静就地生产外,一个团,即79团,徒步千里到焉耆垦区开荒造田。那里的条件,除水利较北疆好一些外,其他艰苦困难多于北疆。他们耕耘作业,使用一般农具,大部分是冶废铁而自制。牵引全靠牛马,或遇蓄力不足,则以人替代,一寸一滴汗,一步一呵哼,胼手胝足,万苦不辞,终于用劳动汗水把一片万古荒原浇灌成‘稻米之乡’。”这是礼赞22兵团奠基兵团事业的一个缩影。

 三、牢记历史使命,倾心农田水利建设

1954年9月,父亲作为团长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之前(1954年10月7日兵团成立,第22兵团番号撤销),奉命率25团(1953年6月,79团更名为25团,1955年3月划归农七师管辖)从和硕滩北迁准噶尔盆地的柳沟灌区垦荒造田,他记得年前在八一农学院农机系学习期间,张仲瀚政委告诉他:“北疆有广阔的天地,任生产部队驰骋拓展,是建设正规化国营农场的主战场。”来到柳沟的第一年,兵团安排25团播种41000亩地,父亲深知新疆是灌溉农业,要垦荒种田,引水是第一要务,尤其春灌,播前土壤水分充足,播后出苗率高、出苗整齐,这是丰产的关键一步。早春,父亲骑马带着技术人员,探寻引水线路,集中劳力沿着原有的东径子渠、普尔塔渠线,从南至北修建引水渠30多公里,战士们铲除积雪,用十字镐刨开冻土,就地取材,用卵石、红柳梢捆、芦苇修拦水坝、跌水、闸门,引四棵树河水、普尔塔泉水至开垦地。父亲严格要求测量组按照规范要求测量,农田按照1000米X500米或800米X400米规划实施,又组织在开垦的土地上严格设计实施规范的干、支、斗、农四级农渠系,4月,把水从四棵树河、普尔塔泉水引到渠道里,直至泡荒灌田待春播。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柳沟灌区垦荒4年后的1958年,从最初不足3千人的1个团场,到后来发展成立了柳沟1场(1956年8月)、柳沟3场(1958年3月),已拥有万人的3个农场了。父亲见证、参与了柳沟灌区开发建设的伟大进程,从最初柳沟的3000多亩地,到1958年已经开垦了21万亩农田。

1956年10月,由自治区水利厅勘测设计队设计的柳沟水库开工了。柳沟水库建成蓄水(兵团玛纳斯河水利工程处5团、7团等共 5000多人参加柳沟水库建设),设计库容量6000万立方米,其主要水源来自山口至乌伊公路段的四棵树河水,普尔塔泉水和柳沟泉水,但由于四棵树出口至乌伊公路河床渗漏严重,水库蓄水达不到设计库容量一半。1957年10月,农7师成立由25团团长岳奉恩为指挥的四棵树河引水工程指挥部,主要从25团抽调劳动力,在乌伊公路以南7.5公里的河床东侧,利用自然弯曲修建临时引水口。上千名施工人员共同努力下,修建干砌卵石渠道13.1公里,土渠5.5公里,沿着新渠道将河水引入自然苇湖沟(自然沟9公里),经金保磨到达柳沟水库,给柳沟水库引水3000万立方米。

1957年冬,在农7师三河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以25团长岳奉恩为指挥的工程指挥部(柳沟1场政委张廷贤参与),对四棵树河进行全面开发建设,工程项目是修建干砌卵石防冲渠道。主要组织柳沟灌区3个团场千余人力量(后师房建大队300人、21团劳改队140多人参与),经过一个冬春的奋力拼搏,完成干砌卵石渠道的任务,渠道在引水中经受住考验,30多年后尚好,唯以无龙口沉沙设施之引水,渠道磨损很重。

秋收结束时节,农7师司令部副参谋长王云龙携师基建科科长杨正卿及水利设计师来到25团团部,王云龙开门见山地说:“去年秋,师部决定将古尔图河水跨越四棵树河引入柳沟水库,但由于渠首位置选择不当等原因,年内引水被堵塞,师里近期又研究了这个问题,师长刘振世点名由你岳团长作为指挥,重新修建半永久性渠首工程。”技术员详细介绍了情况并谈了新设计方案,要求将四棵树引水渠向南延伸2公里,修建半永久性引水渠首。父亲又随王云龙、杨正卿及设计师一起实地考察,并接受了任务。1958年11月,施工队伍到位。父亲认真琢磨师里设计的图纸,并结合苏联水利经验,进行改进,组织修建进水闸、泄洪闸各2孔。采用弯道式整治,正面进水,侧面排沙,泄洪段上游设泄洪闸,以泄洪为主,排沙为辅。设计正常流量每秒25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35立方米。排沙泄洪5米宽一孔,设计流量每秒60立方米。修建后,引水率提高到85—90%,增加引水量3000万立方米—4000万立方米。

1958年10月6日,农7师实行分片管理,成立柳沟总场设在柳沟2场,辖柳沟1场、柳沟2场(25团)、柳沟3场、柳沟水管站。父亲任总场场长,年底,喜讯传来,25团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名、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的金色牌匾。父亲很激动,很感激国家给25团集体的高尚荣誉,这是对25团最高奖赏! 

1980年,奎屯农垦局为彻底解决古尔图渠道渗透问题,决定从老柳沟干渠2.3公里处开始,沿新柳干渠南侧50米至柳沟水库修筑一条新渠道。渠道长15.95公里。合枢纽、桥梁、分水闸、出口跌水等建筑7座,全部投资540万元。这年秋,成立了由奎屯农垦局顾问岳奉恩为指挥的指挥部,抽调奎管处、124团、126团、128团1000多名职工参加施工。

父亲接受任务后,先了解到这段改造渠已于1977年完成了渠道的大部分土方工程。随后,岳奉恩带领基建灌溉处处长于惠民、副处长杨杰等技术人员实地查验,商定了接续施工的渠道防渗全部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并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施工方案,决定土方工程由3个农业团场承担,渠道混凝土、护面和建筑物由奎管处完成。

在对防渗技术的关键工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父亲提出重点就防渗结构层技术要细化,在施工准备、薄膜铺设、混凝土板放置、塑胶止缝、护面施工等进一步提出规范化要求,还要先培训后施工,施工实行责任制。工程就这样开始扎实推进了,至1982年竣工,1983年开始使用,年增加引水量1895万立方米。1986年此项工程被自治区评为优质工程,同时获银质奖。

1980年,奎屯农垦局泉沟水库建设问题又提上议程。这座泉沟水库位于奎屯东南角,距市区8公里,是1969年农7师勘测设计队勘测设计的,其设计库容量为4000万立方米,大坝长7200米,最大坝高17.9米,主要引入奎屯河冬闲水和夏季富余水及泉沟泉水,用于解决130团水源缺乏的问题。自1971年农7师动工修建泉沟水库以来,经历多种原因多次暂停施工,如今农垦局会议重提讨论,最终结果就是立即启动泉沟水库的扩建工程。

奎屯农垦局成立泉沟水库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岳奉恩,副指挥周茂俊、庞观云,下设施工、检验、财务组。抽调130团、123团、127团、128团劳力共1230人参加施工。奎屯农垦局利用自治区农垦总局划拨的557万元泉沟水库专用贷款,购置60 马力推土机30台,铲运机50台。父亲目睹了工程建设的大规模机械化施工方式,他既兴奋自豪,又更加珍视,他要求指挥部管理也要现代化,严格技术管理、质量监督、分段施工,要将水利建设效率更优,管理手段更强,保障水平更高。施工机械的投入,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尤其大坝上发挥了铲车的运土作用,工效大幅提高,当年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1981年又抽调127团、128团、131团施工部队投入施工,10月1日完成主坝土方量150万立方米,上游调水渠土方量11万立方米。1982年,奎管处组织200多人施工队伍,完成东西堤线混凝土护坡3325米,调水渠、泄水渠各类建筑物30座。1983年11月,泉沟水库全部工程结束。自 1983年至1988年运行以来,6年间平均蓄水量2456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2728万立方米,最大配水2760万立方米,实践证明,泉沟水库的建设可供130团有效灌溉面积50000余亩,也缓解了129团、130团部分连队枯水期用水的矛盾。

父亲在参加水库建设或参与水系疏通工程的过程中,见证了一片片荒漠变成绿洲的巨变,感谢和幸福之感充满了父亲的心扉。

四、以人为本,提升管理效率

1959年,为了加强管理,农7师党委决定按片区设三个管理处,其中以柳沟总场和车排管理处两个灌区为基础成立第二管理处,处部设在五五新村(即129团),第二管理处下辖有12个农场。父亲被调任第二管理处副处长。

经过十年垦荒建设,拓荒者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利就不会有农垦的发展,父亲更注重水利设施的安全使用。柳沟垦区附近有3座水库,1956年建成的柳沟水库在南端,1958年建成的奎屯水库横陈东侧,1952年建成的车排子水库静卧北面。他到农场巡视检查工作,对水库及干、支、斗、农渠系的维护等十分重视,要求各水管站依规严格管理,做好辖区内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为了解决新建共青团农场、园艺农场、车5场(后128团)的用水问题,农7师组成建设黄沟水库一库指挥部,父亲作为二管理处副处长任总指挥,师水利工程处副处长李洪洲任副总指挥,车5场书记韩长第任政委。施工队伍由车5场大部分工人和师工程支队共同组建,共四个职工队,两个劳改营,一个机械队,配备有拖拉机,碾压机,供电设备等。父亲在指挥部会议上说,“黄沟水库1库,设计总库容3220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25万亩,这次水库建设工程初步蓄水1600万立方米,是一期水利工程,也是后续水利工程的基础,各施工单位要明确具体任务,细化工作流程,在工程质量上下工夫,我们要建设一座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坚固水库。”水库建设第一期工程经过半年紧张施工,12月中旬竣工(来年10月1日竣工放水,库容量2651万立方米)。黄沟水库一库及输水干渠的完工,解决了共青团农场、五五农场、车5场及车四场东部35万亩农业生产用水,父亲心里特别畅快。

作为管理处的园艺农场(处直农场),自1960年9月建场以来,总人口只有千余人,发展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又遭遇内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支援国家渡过难关,兵团实行‘低标准、瓜菜代’,农闲少吃等办法渡过粮关,群众生活艰难,有了些怨言,二管理处党委研究决定,请从柳沟走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处副处长岳奉恩,兼任园艺农场的代场长一年。

父亲愉快地走马上任了,他首先给园艺农场机关干部开会,讲1950年自己带着部队白手起家在和硕滩艰苦创业的故事,讲60年代初兵团已经过10年奋斗所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资条件,鼓励干部们团结一心,坚定所有工作都围绕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来做,一定能打赢改善群众生活的翻身仗。

这一年,父亲和狄树高场长用园艺农场的自筹资金,分别从25团、伊犁引进100头奶牛,秋季建设成一个百头规模的奶牛场;年初加紧开垦荒地千余亩,种植苜蓿1000亩, 种植青贮玉米300亩;由管理处设计队规划设计,在场部机关东南3公里处,新建100头奶牛的圈舍。这一年,在全国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园艺农场加大粮食生产和果品特色生产,同时加大副业生产,成立副业队,生产酱油、醋、粉条、豆腐等,以解决了群众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这一年,各单位兴建养鸡场,每个养鸡场喂养200——1000余只鸡,春天开始养,母鸡5个月开始产蛋,鸡场的蛋、肉面向职工家庭出售等。

父亲向管理处推荐调任1956年河南支边的赵希平同志任管理处机关食堂司务长,要求其不但要管好食堂日常运营,还要自力更生在机关北面3公里处,即‘北地’建设高质量的小菜园、鸡圈和猪圈。赵希平不负众望,菜地、猪圈、鸡舍经营有方,呈现一片生机;食堂炊具、案板及师傅工作都有规范要求。功夫不负有心人,下半年机关食堂伙食质量得到提高,受到职工普遍好评,成为红旗食堂,带动了园艺农场各单位食堂伙食的改善。 

1962年,第二管理处的园艺农场处处充满了活力,父亲得到农场职工群众的拥戴。

五、不忘初心,打好耕地保卫战

改革开放之际,父亲迎来了新生,也迎来了新疆建设兵团的恢复。1982年 6月17日,父亲被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任命为农7师副师长,(1979年1月系伊犁州奎屯农垦局顾问)1983年9月,父亲已64岁了,他退居二线,被组织安排在巡视员岗位上。父亲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只记得自己永远是个战士,带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到他熟悉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在修建新柳干改造渠的同时,父亲就近详细了解了125团土壤改良情况。他对那块开发的土地有种割舍不掉的感情,开垦初期,在大生产热潮中25团干部职工硬是用汗水在荒原开垦出几十万亩土地,最初两年种的庄稼收获还不错,但后来因土地盐碱化收获逐年减少,虽早期与农田建设同步挖掘了排干渠以排盐碱,也组建盐碱治理研究小组寻找解决方案,但始终没有解决排水出口不畅的问题,盐分在土地中不断累计,加快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展速度,至60年代被迫大面积弃耕,3个团场变成1个团场。到了80年代,125团开荒面积244915亩,弃荒地竟然79847亩,弃荒占32%,父亲心如刀绞,离开125团20年了,土壤没有得到改良,盐碱完全制约了农场的发展,老团场成为了农7师最贫困的农场,父亲夜不能寐,很内疚,觉得对不起为这块土地流过辛勤汗水的老军垦们。 

父亲心里清楚柳沟灌区开发前期,春灌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是造成土地水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柳沟垦区周边的柳沟水库,奎屯水库和车排子水库及流经垦区西部的柳西干渠的渗透,尤其1959秋,为了解决车排子灌区60万亩地用水不足的问题,农7师决定开挖奎屯水库调节渠,将柳沟水库的水通过柳西干渠18号跌水,从柳沟2场、3场交界处横穿而过,向奎屯水库调水至车排子水库,中间的两条调节干渠发生严重渗透,是柳沟灌区地下水位升高、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的主要来源。

父亲了解到南疆农2师农场初建期也因经营大农业和治理盐碱的经验不足,粮食单产只有几十斤,收的粮食不够种子,大片土地被弃荒,但60年代,农二师农场就开始以治理盐碱地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其29团(原18团)水旱轮作,种稻洗盐方面探索取得了成效,之后农2师将成功的经验推进了各团场治理盐碱、收复了失地。70年代再看,那些农场土地的盐渍化得到很好的治理。父亲将这一成功经验告诉给125团领导时,他看到了团场领导因一次次治碱挫败而丧失信心了,父亲懂得他们的不易,要让125团干部重振雄风,必须让他们不忘初心,看到希望。父亲多次与时任团长王隆沟通,用农2师治理盐碱地的成功经验启迪他,表明自己坚信科学治理定能治碱取胜的信念,并安排125团干部技术人员到南疆参观学习。

这一年夏秋,父亲先后两次组织125团团营连领导和基建技术人员组团赴南疆农2师29团、30团学习改土治碱经验。现场学习让125团认识到南疆经验是治理125团盐碱地的良方,父亲对125团主要领导说:“农二师改良土壤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他们看得长远,他们也面对诸多困难,也知道改土治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他们不言放弃,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坚守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的策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125团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和土地,我们可以先选择一部分盐碱土地实验改良、治理盐碱,坚持几年取得成效后,再推进另一部分盐碱土地进行治理。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要从长计议,坚持打持久战。”父亲同时也积极争取师政委杨新三的支持,他们联手将125团治理盐碱地作为7师的责任和使命,共同做治理盐碱的推动者,要还125团一个欣欣向荣的田野。

125团领导坚定了走农2师29团的治碱道路,确定把盐碱严重的2营(原3场)土地作为实验基地,并组织人员制定规划。父亲和副总工程师胡延铨两次前往125团指导规划工作, 规划小组加班加点,于12月31日夜完成《125团原柳沟3场(2营)种稻洗碱,收复失地,综合治理规划方案》,此方案经农7师审议通过,并与125团、125团2营三级共同签订了《艰苦奋斗、收复失地、开创原柳沟三场生产建设新局面的规划方案的议定书》。

父亲关注着125团治理盐碱地的每一步发展,2营不畏困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天动地,在师领导的直接支持下,把兵团“以工补亏”的105万元,全部投入2营改土工程,购买了5台挖掘机,9台拖拉机,机械化加快了挖排沟、修渠、运土、筑埂、平地等繁重的土方作业,加快了改土工程建设,不断增强了干部职工与盐碱地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父亲翻开125团报送来的种稻改土情况报告书,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2营走29团的治碱道路,经过5年的努力,共收复弃荒地23000亩,中低产田改造总面积28000亩,新修防渗渠道7.5公里,建配套建筑物91座,改建大块条田56块,改建面积29800亩,开挖排渠210条,共268.71公里。经过治理后的2营,土壤含盐量及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有机质,作物产量大大提高。这一成效大大激发了125团治理盐碱的信心和动力。”

父亲非常兴奋,三年见成效,五年见成果,实践再次证明这是一条可以复制的道路。125团发扬“不畏艰难,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勇争一流”的柳沟精神,坚持综合治理改土治碱的道路,至90年代中期,125团的地下水位得到控制,土壤肥力得到改善,盐碱危害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农业发展促进了牧业、副业、工业的发展,125团成为农七师的先进团场。

六、发挥黄埔优势,促进祖国统一

1978年,随着对十年内乱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国家运行走向了正常化。父亲自1978年新疆自治区政协重新恢复启动至1995年间,他是自治区政协第4、5、6届委员,第7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

十余年间,父亲认真履行政协赋予的参政议政权利,深入农牧团场、工矿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调查研究,察看民情,了解民意,向自治区人民政协提出议案。

1988年11月,父亲离休了,那时他近70周岁了,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履行政协委员的责任。父亲想着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都在快速发展,奎屯、乌苏和独山子一带存在用水不足的问题,他认为水库蓄水不足源于水源水量少,便与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著名地理学家杨利普教授,奎屯伊犁州教育学院陶天白教师和农7师总工程师胡延铨一起商讨,在听完父亲介绍农7师水利群的引水、蓄水、泄水与耕地灌溉及生活等用水情况后,他们决定到有丰富水资源的中天山雪线上下踏勘。正值1989年夏季,父亲与杨利普、陶天白和胡延铨等先后三次到天山喀什河流踏勘,最后决定,从依连哈比尔尕山东段最狭处开挖凿一条大约20公里的隧道,把流量丰富的伊犁河支流——喀什河水引一部分到奎屯来,以解决奎屯、乌苏、独山子一带用水不足的问题,很快,由农7师总工程师胡延铨率领的测绘队实测后绘制成了《引喀济奎方案》。父亲与杨利普、陶天白三位政协委员按照政协建言献策的要求,把方案做成提案,把引喀济奎提案提交给了自治区政协6届2次会议。1990年自治区水利厅审核认为,这一提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即上报中央有关部门。 

1979年8月23日至9月6日,父亲参加了自治区政协4届2次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在政协5届2次会议上的讲话,小平明确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那年初,我国政府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已经明确宣布了对台湾回归祖国的大政方针,人民政协应当积极开展工作,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自治区统战部长说,“统一战线仍然是个重要法宝。政协把统一战线的范围搞得宽一些,只要赞成祖国统一,即使并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们,也要团结,这是一个在爱国主义基础上更为广泛的联盟,希望自治区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尤其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等 可以给在台湾的军政人员写信,他们曾经是你们的老同学、老同事和老朋友,问候他们,向他们宣传大陆统一战线的大政方针,让他们了解大陆及新疆的发展,认清祖国统一的大势,放下旧怨,一起向未来。这就是我们在参与统战工作,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父亲与几位黄埔军校生的政协委员都很认同统一战线工作,1949年起义前后,从新疆出走台湾的一批军政要员及追随者,他们在海岛上已度过了30多年了,落叶归根,对家乡的思念也会与日倍增,台湾回归是大势所趋,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信聊聊,欢迎他们回来看看。

这年年底,父亲伏案写了一封给在台湾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的信件,题目是《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为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此信件发于新疆政协委员会办理。

1985年5月14日,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黄埔同学代表,在西安隆重举行西安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大会。父亲与另4名黄埔同学代表新疆区的的黄埔同学参加了成立大会,名誉主席王志歧(黄埔一期同学)阐述了西安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主要任务,他说,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政策,团结祖国大陆的黄埔同学,联络台湾、港澳和海外的黄埔同学和黄埔组织,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促进两岸交流交往,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场上响起《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旺。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旺。”这首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歌曲把父亲带入到1937年,他当年就是唱着这首歌与一群青年怀着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投身抗日的,后考入黄埔军校西安第7分校的,那里是他参加革命的第一站,那句‘亲爱精诚,继续永续,发扬我校精神。’又回响在耳边,父亲此时此刻有一种再出发之感。

1986年6月16日,西安黄埔军校同学会新疆联络组在石河子市成立,黄埔军校副会长、联络组组长朱鸣刚主持联络组成立大会,他介绍了新疆联络组会员的基本情况,石河子市是新疆和平起义人员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黄埔同学最多的地方,有黄埔同学360多位(从黄埔4期至23期的20个期别的同学),仅次于乌鲁木齐市,这是非常珍贵的一笔财富,要认真理解中央‘一国两制’方针政策,解决台湾,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新中国成立已30多年了,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的‘统一中国、振兴中华’的民族宏愿还未实现,台湾还没有回归,我们还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同学们还须努力。现在黄埔军校同学会及联络组应运而生,正是因为黄埔军校有许多别的组织无可替代的作用,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和影响,同学们应明白,台湾的出路在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国民党的出路在于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黄埔同学的神圣职责。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我们黄埔同学要继续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发挥好纽带和桥梁作用,助推中华民族的大团圆。

父亲对石河子市有着特殊的感情,石河子市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的所在地,后建设发展成为一座美丽的新城,是著名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8师的大本营,这里曾有他熟悉的老长官在此生息,父亲带着崇敬之情参加了联络组成立大会,父亲岳奉恩是联络组9名组员之一,他在联络组会上说:“记得中山先生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为此自黄埔军校成立之时起,黄埔学子就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为己任,接着是十余年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抗日胜利。黄埔的爱国精神还须传承,黄埔同学联络组应着眼于扩大和加强团结,对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同胞,只要是爱国,赞成祖国统一,都要积极争取团结,在爱国旗帜下,联络组在统战部门的领导下,必将进一步遵循西安黄埔同学会的宗旨,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作出更大的贡献。”

1989年12月22日,父亲在乌鲁木齐市昆仑宾馆参加了新疆自治区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大会。按照1988年中央书记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成立单独的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指示,新疆黄埔军校同学会筹备组在新疆黄埔同学联络组基础上,筹建完善为同学会。成立大会这一天,80名黄埔同学代表聚集一堂,自治区政协、自治区统战部、自治区对台办等负责人出席大会并表示祝贺。

黄埔同学会筹备组组长朱鸣刚(1907—1997,黄埔军校第7期炮兵科毕业,起义前为整编78师第227旅旅长,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司令部炮兵主任等)在大会上介绍了新疆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筹建组成情况,他说:“新中国成立前夕,黄埔军校第九分校全体师生和国民党驻疆部队中的黄埔同学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于1949年参加了‘9.25’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黄埔同学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后,1986年西安黄埔军校同学会新疆联络组成立,三年后的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黄埔同学会成立了,这是党对黄埔同学的关怀、信赖和期望。黄埔军校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是推动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发挥黄埔精神,要致力于促进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朱鸣刚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新疆黄埔同学。

父亲作为首届新疆自治区黄埔学校同学会16位理事之一,又被选为同学会副会长(会长朱鸣刚,副会长师景岳、岳奉恩、格尔夏)更加主动作为,他从几年开展的黄埔同学工作中,觉得团结教育很重要,在理事会上他说:“通过学习教育让黄埔同学们理解统战的意义、政策的同时,也应让同学们了解台湾的情况,这样才能发挥好黄埔特有的优势和影响,推动对外宣传联络黄埔同学和黄埔组织,让促进祖国统一工作落在实处。”他建议同学会要办好《工作简报》和《台情资料》等宣传窗口。

1990年1月16日,岳奉恩应邀参加了奎屯市统战部组织的奎屯区黄埔同学会。奎屯市宾馆北楼二楼会议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黄埔同学们从团场、企业、学校等地赶来,同学相见格外亲切。统战部部长传达新疆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岳奉恩做了简短讲话,鼓励同学们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并与同学们亲切握手。

1992年底,父亲收到来自台湾台北的一封信,他有些意外,启开信封,信件署名“马乐山”三个字映入眼帘,他想起1949年10月,喀什公安局长马乐山,随着马呈祥、叶城、罗恕人、钟祖荫等将领从喀什边卡出走借道巴基斯坦或印度去台湾后,就杳无音信了,40多年了,马乐山又出现了,震惊之余,他展开信件阅读起来。马乐山在信中说,他从台报中看到了署名岳奉恩的《致台湾同胞书》一文,得知同乡挚友的近况,内心激动不已,离开大陆、离开新疆40余年,现如今已至垂暮之年,常思“少小离家赴西域,警备喀什辞故友,孤守海岛倍思亲,期盼回归了心愿”,因此也常常关注大陆信息,思念之情时常萦绕自己,现在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让他看到了希望,期盼回乡祭祀父母双亲,也期盼能与好友相聚开怀畅谈。父亲回信告知马乐山,欢迎他与夫人来大陆观光,以解思乡之情。

1993年盛夏,父亲接到马乐山从西安打来的电话,告知他与夫人参加大陆观光旅游团,三天后飞到新疆乌鲁木齐,只想见面叙话。父亲考虑到马乐山和夫人来疆只有3天时间,便立即决定在乌鲁木齐与其相见,并约定在新疆延安宾馆(现新疆迎宾馆)相见。两对老夫妇在延安宾馆相见,感慨不已,父亲与马乐山都是安徽老乡,又曾在喀什在一起多年,彼此话题很多,40多年了,两岸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一个中国的认同,两岸通过通邮、通商、通航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加强了交流与沟通,民心所向,两岸统一是大趋势,父亲与马乐山都对未来充满着期盼,同时也了解了一些黄埔老同学在台湾的情况。

黄埔军校培养了我们的父亲,他从黄埔军校出发,带着三民主义的革命理想来到新疆,坚守边疆,建设边疆,在天山南北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把荒原戈壁上的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身上闪耀矢志追求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之光,他留给我们兄弟姐妹的是黄埔人的爱国精神和正直、无私、务实、奉献、宽容、亲民的性格特质,作为黄埔后代,我们兄弟姐妹以父亲为榜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建设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懈努力,成为他一样有质感的人,如今我们已陆续退休了,但我们兄弟姐妹笃定:不忘使命,继续传承和发扬黄埔精神,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黄埔精神永续!

                石河子大学  岳新焉

                     2024年2月16日


声明:本文由岳飞网及岳飞研究首发,未经作者与本站授权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