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岳研联盟 > 文化动态

“兰”为王者香

发布时间:2019-05-27 21:47:29  作者:李燕  来源:北京晚报
李燕欣闻中国曲协召开“刘兰芳从艺六十周年暨《岳飞传》播出四十周年座谈会”,颇为感慨。对刘兰芳,我最初只闻其声,未见其面。那还是上世

李 燕

    欣闻中国曲协召开“刘兰芳从艺六十周年暨《岳飞传》播出四十周年座谈会”,颇为感慨。

dbb44aed2e738bd404810eb44e2365d2257ff9c5.jpeg

    对刘兰芳,我最初只闻其声,未见其面。那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她因首播评书《岳飞传》声名鹊起的年月,她来到先父李苦禅的故里、尚未脱贫的山东省高唐县举办大型义演,资助高唐的文化事业。为此义举,家乡父老奔走相告,消息传至北京,全家人皆感激不已。

    先父平生最崇敬民族英雄岳飞,每每说起岳飞的故事,皆尊称“武穆将军”;讲到岳飞全家蒙难之时,往往泣不能言。1930年至1934年他在杭州国立艺专专科学校任教期间,曾住在岳庙后街,清晨上课,必先绕行至岳庙正门,庄敬而入,在岳飞父子墓前恭肃再拜。他常给学生们讲岳飞的事迹,宣传“人生在世,人格第一,就是爱国”,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与进步学生站在一起,大声疾呼“团结抗战,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先父曾说:“必先有人品方有画品;人无品格,行之不远,画无品格,下笔无方。”此义适用于任何艺品。所以联系到刘兰芳其人其艺,她能够成为人民公认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诚系必然。

    纵览历史,从来评定艺术高下的权威标准只有两个:一是受众,二是时间。刘兰芳的艺术之高,仅以《岳飞传》而论,即早已通过了这两大权威标准的评定,更何况她的艺术又何止于评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为我这个“听众”唱了几句我从未听过的唱段,极富特色,我感到很惊讶:“这么好的说唱艺术,您怎么不露呢?应当有计划的一段一段地录下来,这属于‘雁过留声’的非遗文化呀!”她谦然一笑,未明确表态。但我已经觉察到,她绝非是“一招鲜吃遍天”的演艺者,腹存的“好活”太多了!

    后来,我与刘兰芳见面的机会就多了。有一天她严肃地对我说,要吸纳我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的正式会员,原因是我与夫人孙燕华多年来对北京传统曲艺诸曲种进行挖掘整理,并于1995年自费录制了首部曲艺电视片《胡同古韵》,广为播放,甚有反响。但我婉言推辞了她的真诚邀请:“我本不是曲艺家,怎能贸然充当中国曲艺家协会的正式会员呢?我只不过是忠实的曲艺听众之一而已。如果曲协另设一个‘曲艺忠实听众协会’的话,我一定要主动填表申请入会。”她听后似乎也接受了。没过多久,我听说她与姜昆等人商榷,让我担任《曲艺》会刊的编委;由此我与夫人孙燕华又被北京市曲艺家协会邀为“艺术顾问”,忝为此任,倍感荣幸。

    实事求是,我毕竟是外行,对曲艺界的活动,只能以“画画的教书匠”和“老北京”的名义,到场以书画助兴,抑或是写些小文章在报刊发表;做得更多的,则是借宣讲传统文化的机会,向年轻人推荐了不起的曲艺传统。宣讲时所举的例子,虽然是从曲艺家那里“偷来的活”,不料很受年轻人的欢迎。趁此机会,也将本人“掳叶子”的情况下向刘兰芳与曲协的朋友们简要汇报一二。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兰芳即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好榜样。“文不尽言,言不尽意”,絮叨这一篇,又即兴自撰对联“兰寓幽谷孔子赞,芳溢华夏众人评”(八角鼓词《赞花》一节云“兰为王者香,孔夫子在幽谷称扬”),聊表我与夫人孙燕华对刘兰芳的衷心感佩之意。

编辑:岳飞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