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岳飞文化 > 精忠岳门

伟哉,岳门家风!

发布时间:2018-03-16 09:43:12  作者:岳增省  来源:岳飞网
纵观古今,涌现出的一代代可歌可泣,功勋卓著名人成长,建功立业,往往离不开良好的家风熏陶。精忠报国英雄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作为母教典范,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

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家族历史多年潜移默化发展形成的深厚底蕴文化,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影响力、磁场力。历史告诉我们,良好的家风可以使一个家族繁荣昌盛、人才辈出,家风不正不但影响子孙成长、甚至殃及整个家庭与家族;家风不正家庭,不会出忠孝,廉洁之人;家风不正的社会,也将直接影响着政风和民风。

纵观古今,涌现出的一代代可歌可泣,功勋卓著名人成长,建功立业,往往离不开良好的家风熏陶。精忠报国英雄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作为母教典范,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尽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以“岳母刺字”的故事被后世广为传颂。翻开历史《宋史.岳飞传》长卷,仰读岳飞精忠报国、金戈铁马,功勋卓著的一生,可以看出岳飞家风的博大精深,贯穿岳飞一生并深深的影响着岳家后世子孙。

岳飞的治家观念与优良的家风文化,那就是,“至孝、至严、至忠”。

1、 至孝

岳飞从小对父母“至孝”。

在岳飞的心中“父母”不仅仅只是一个称谓,它更意味着一种表率、一种榜样。岳珂追述祖父岳飞时,说:“先臣天性至孝”。岳飞从小孝顺,这是天性使然与家庭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的,如一个人刚来到世上时是一张白纸,他的心理、性格、习惯都是后天在一定文化氛围中养成的,而在这种氛围中,毫无疑问起到决定作用的是自己的父母。岳飞天性至孝,必定是受到其母亲的影响,所以岳飞认为,“为人子必尽孝道、为人父必为表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岳飞才会在金国与伪齐的严格盘查之下,历经十八次的反复,将自己的母亲从被敌人占领的故乡汤阴接出来。在岳飞升为战区统帅时,依然侍母至孝, 母亲若病了必亲自煎药,如果不出征,必早晚到母亲面前问安;如果出征,必然要把母亲的事情安排妥当才放心,在母亲寝室,话不多说一句,走路避免出声,唯恐影响母亲的休息。这种孝心感天动地,并感染了下一代。岳飞的“至孝”的精神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影响力,它已经渗透到了岳家每一个人的心中。 岳飞的妻子李娃在临终前,没有选择陪葬在丈夫的身边,而是选择了陪葬在远在九江的婆婆身边,以使其死后,仍然能在婆婆身边尽孝。岳飞的孙子岳珂遵父岳霖遗命,完成“吁天辨诬”工作,将祖父岳飞的报国事功,很详尽的列志《鄂王行实编年》,呈蒙朝廷审定,交付史馆,使祖德大显于天下,冤狱大白。于是,正史得以考据列传,彪炳千秋。这说明岳飞的这种“至孝”的精神,已经潜移默化,深深的扎根在岳家后代的每一个人的心中,这是岳飞“至孝”的家风结出的硕果。

2、 至严

在岳飞的治家理念中,“严”是立家的根本。

身为南宋10万大军的统帅,岳飞对子女的“严”更为苛刻。他与妻子李娃都对子女们的文武功课抓得很紧,完成功课之后,岳飞还要他们拿着畚箕,扛着铁锹,到田地里劳动。他对子女们常说:“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当时,南宋城乡酒铺林立,喝酒成风。岳飞对儿子们规定:除了喜庆节筵外,平日里一律不准进酒。岳云在父亲岳飞的严教下逐渐成长起来,16岁就成为一员令敌人丧胆的岳门虎将,在岳家军中就有“赢官人”的美称。岳飞对岳云的战功经常隐功不报,岳云没有丝毫的怨言。 宋廷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岳飞勉励儿子“自立勋劳”,仅用了一次“恩例”,还是为已故的老上级张所之子张宗本而用。张浚知道了实情,说:“岳侯躲避荣耀到了这个地步,廉洁固然是廉洁了,却不见得公正。”岳飞答道:“父亲教育儿子,怎么能让孩子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又说:“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

3、 至忠

岳飞一生精忠报国是“大忠”,但在岳飞的治家理念中还有一个“忠”字。

岳飞治家理念的“忠”字那就是对家庭、对爱情的忠贞。岳飞一生中只娶妻子李娃一人,除此之外没有姬妾,同为抗金大将的吴玠得知后,非常仰慕岳飞,便在四川花巨资买了一个美貌的士家贵族女子送到杭州给岳飞做妾,这位美貌的士家贵族女子不曾想到在杭州连岳飞面都没见,直接让岳飞给人退了回去。岳飞在写信给吴玠说道:“而今国耻未雪,岂是大将安逸取乐之时?”吴阶得知后益发敬重岳飞。这充分说明了岳飞对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子是何等的忠贞,这与那些姬妾成群、花天酒地的达官显贵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

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岳飞良好的家风文化,正是通过儿时家庭父母的熏陶与对“个人修养”和“家庭”修养“的磨练,使自具备了为国家和人民尽忠的内在条件,从而成为精忠报国,大忠、大孝、大廉、大仁、大义、大强的民族英雄。正如毛主席对岳飞的评价说道:岳飞是个大好人啊!岳家又没有一个当汉奸的,都保持了岳飞的爱国主义气节!”

伟哉 ,岳门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