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岳飞文化 > 名家名篇

在原野的麥香裡永存——岳飛故裡

发布时间:2017-12-15 16:33:37  作者:  来源:
作者 陳世旭 處在內陸季風氣候中的中原,漫天揚著霧一般的沙塵。 中原! 絕大部分中國人祖居的中原﹔絕大部分中國歷史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中原﹔華夏民族搖籃的中原﹔“得中原者得

在原野的麥香裡永存——岳飛故裡

   陳世旭

處在內陸季風氣候中的中原,漫天揚著霧一般的沙塵。

中原!

絕大部分中國人祖居的中原﹔絕大部分中國歷史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中原﹔華夏民族搖籃的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原!

曾經鼙鼓與號角交響、金戈與鐵馬撞擊、寒風與旌旗糾結的中原﹔曾經尸橫遍野、血流飄杵、驚天地泣鬼神的中原!

狼煙滾滾,群雄逐鹿,幾度荒了桑田的中原﹔彎弓鐵騎,把雁門踏破,熱血男兒,把酒雄關挽狂瀾的中原﹔悲夫仰天,壯士長嘯,英雄浩歌的中原!

高速路像一柄長劍,橫亙中原,直插茫茫暗夜,直入歷史腹心。思緒隨疾駛的車輪一起飛奔,穿越時間,穿越空間,穿越不堪回首的歷史疼痛。

那時的中原,荒煙籠罩城郭。當年的花遮柳護,鳳樓龍閣都不見,隻有鐵蹄滿郊畿,千村寥落。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瀟瀟雨后,誰人憑欄,怒發沖冠,壯懷激烈: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但得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把破碎山河,從頭收拾!

對岳飛的崇敬,始於兒時,始於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始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始於“文官不取錢,武官不怕死,即太平矣”,始於風波亭的千古奇冤。

南宋從誕生之日起就萎靡不振,漢民族由此衰微,不再是一個經濟繁榮、科技發達、文化領先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強大國度。在南宋150年的黯淡歲月裡,岳飛如流星剎那劃過,留給這個世界的歷史隻有39年!

岳飛的為人和品行是許多人無法比擬的。他廉潔奉公,全家均穿粗布衣衫,他與士卒同飯,與士卒同住茅屋軍帳。他的財產隻有三千貫(約合二千多兩銀),南宋對軍隊犒賞極厚,岳飛從來不取一文,全數分給將士。他直言不諱,行若明鏡。他嚴以律己,厚以待人。他令出如山,賞罰分明。他文才橫溢,儒將風范。他武藝高強,武略非凡。他身先士卒,戰功卓著。他衛國盡職,事母至孝。他不縱女色,不圖安逸……在他身上,幾乎濃縮了一個民族所應有的全部美德。

然而,這個上天恩賜給南宋的救星,竟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扼殺!岳飛之死,敲響了王朝的喪鐘。西子湖畔,歌舞升平,靡靡之音,床第之樂熏酥了文武官員的筋骨。最終演變成崖山之敗。

這是一個偏安朝廷的悲劇!更是華夏民族精神歷程的悲劇!

宋亡之后是長達千年的黑暗。作為漢族王朝最后的英雄部落的典型代表,岳飛之死乃是包括華夏各民族在內的中華文明整體的悲劇。岳飛之死顛覆了民族傳統優異的價值觀念。殺害岳飛實則是折損民族的脊骨。血性被嘲諷,正氣被唾棄,道德淪喪,人格分裂,奴性智慧蔓延滋長,君子獲罪,小人得志,背信棄義者成,忠直仁愛者敗。

在世界歷史的漫漫長河中,亡國事件不勝枚舉。但像南宋這樣的滅亡仍不失為一個異數。落日余暉,亦足令后人羞愧。唯可安慰的是中國歷史的任何一個朝代都不缺少經天緯地的人物,即便在靖康之亂這樣的奇恥大辱中依然產生了氣貫長虹的岳飛。

湯陰的岳飛故居和先塋,安臥在渾朴古老的鄉土中間,皆由鄉人建造和看護。其修繕和看護之責代代相傳,延續至今,並將永遠。此間的石碾、木盆或牛槽無從考証,歷經過泛濫的洪水或烽火,在原野的麥香和民族的史冊裡永存。文明遭滅頂之災,對英雄的珍重根植於民間回憶﹔正義的脊骨可以折損,卻永不會斷裂。

無言地徘徊在岳飛故鄉的村路,清晰地感受到岳飛的氣息、脈搏和性格。專制暴力無法征服歷史意志。對於岳飛,民間的懷念、崇拜和珍重,乃是一種歷史奇觀,世所罕見。

在朝廷的公文裡,“岳飛秉毅忠純,賦資沉毅,自奮勇於行陣,久宣力於方維。”“岳飛精忠許國,沉毅冠軍,身先百戰之鋒,氣蓋萬夫之敵。”“岳飛才全果毅,資稟沉雄。”“岳飛策慮靖深,器資沉毅。”“岳飛忠力濟時,忱誠徇國。沉勇多算,有馬燧制敵之機﹔廉約小心,得祭遵好禮之實。”“岳飛之沉鷙,可倚以大事。”在后人的回憶中,“先臣少負氣節,沉厚寡言,性剛直,意所欲言,不避福禍”。岳飛沉默寡言,一旦有話,言簡意賅,語次間微見其端,令聞者悚然。

岳飛的性格,岳飛的“沉雄”、“沉毅”、“沉勇”、“沉鷙”,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民族的性格。

朱元璋在讀岳飛手跡時曾寫下“純正不曲”的批語,並將岳飛列於帝王祠之列。

岳飛無愧。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許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