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城座落于波涛滚滚,日夜奔流不息的长江中游之滨。它拥有举世闻名的黄鹤楼,它既是九省通衢的要塞,也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然而当今的盛景也会把我们带往逐渐淡忘的昨天,岳飞街、岳飞巷、岳家嘴、马蹄营、岳飞井、岳飞松、岳飞亭、岳飞钟、岳飞牌坊······这些历史的遗址让我们知道武昌城曾经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活动中心,自然而然地激起我们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无尽思念。
武昌城曾是岳飞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人生军事辉煌的故地,四次北伐抗金的决策及其出师都是从此开始的。当年的帅府设在武昌城司门口、中军营设在武昌城大东门晒湖旁、马队驻扎在武昌城马蹄营、水军培训以及基地设在武昌城外岳家嘴(北京国家图书馆有数据可查证)遇有重大决策之前,岳飞常常独自一人骑着战马到城外洪山宝通寺的塔山上思索,现塔山上存有岳飞松为证飞祖曾经登临城内黄鹤楼,创作了闻名于世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伟大的岳母长辞于武昌城,灵堂设在城内忠孝门,岳飞和长子岳云披麻戴孝亲扶灵柩,赤脚从鄂州走到了庐山,将岳母安葬。
武昌城岳王庙(忠烈庙)始建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 它是宋朝廷为宣扬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文化、思想而供奉的全国第一所御赐“忠烈”庙,也是为华夏大地树立的一面爱国主义旗帜。庙中悬挂着宋孝宗亲笔御匾,存放着御软三十二年岳家家谱,庙内供奉着岳飞、岳云、岳雷的神像与牌位,还有岳飞《满江红》石碑(现存放于黄鹤楼碑廊)以及历代名人的题字、石刻等等。
武昌城岳王庙几经历史的变革及其战乱并遭劫数次。此庙原指定由岳云的长子长孙看护,满清人关后,清王朝为了教育臣民忠于朝廷,特将岳王庙又纳入官庙管理。据地方志记载:乾隆元年, 朝廷主动拨款重修武昌城岳王庙,光绪七至八年,朝廷连续两年拨巨款对它进行一定规模的维修。从此以后,岳飞后裔重大的活动就形成了南在湖北武昌城岳王庙一北在河南汤阴岳王庙的格局。
罪恶滔天的日寇为了毁我精忠报国的民族魂,在一九三八年武汉抗日保卫战前夕,丧心病狂的日军派遣轰炸机先后狂轰武昌城南湖旁左、右旗军需物资仓库的同时,特意在岳王庙上空掷下三枚重型炸弹。大姑妈和大哥当场遇难,小姑妈被炸疯,父亲的双耳及左腿被炸聋、炸断。这些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从此武昌岳王庙在既无外援又无内助的困窘中日渐衰落.........
一九四九年五月,也是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 中南军政委员会一致决定将中原大学迁入武昌城内扩大办学。该校址就是岳王庙及黄土坡岳氏坟山旧址,该校现已更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目前,武昌城已暂无岳王庙,但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市政府一定会在武昌城重建岳王庙,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康熙三十七年左右(1698年),看护武昌城岳王庙的云祖及雷祖后裔已无传人,后经国内所能联系的岳氏宗亲共同协商决定,将湖北黄梅霆祖后裔贞户大房长子伦五祖过继过来,继续看护武昌城岳王庙,至今已有九代人,他们分别是岳伦五、岳秀杨、岳永忠、岳左廷、岳朝誉、岳邦铣、岳崇峻、岳修圆以及岳冠霖。
祖父岳邦铣生于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一1861年正月初七口子时),卒于民国四年(1915年)。作为武昌城岳王庙的守护人,他力尽管理此庙的职责,香火日盛,而且经常资助社会及宗族活动。辛亥革命期间,他曾与革命系并参加过革命活动。
父亲岳崇峻生于清光绪十六年,他在民国年间接替父职,虽已不再领取俸禄,但任然忠于职守,禅精竭力地守护着岳王庙。即使被炸伤残,他还是奋不顾身的抢救出三件祖物:一件是精忠报国匾额,二是先祖的牌位,三是御敕家谱(以上物品又都被毁于众所众知的年代)
本人岳定子,1945年生于武昌,身为护庙人却无庙可护,无祖可守,悲悯难以启齿,惟将岳飞圣祖铭于心中,故以“宋波”(宋朝的“宋”,风波亭的“波”)为名存于世,有生之年唯一的心愿是看到武昌岳王庙的重建。
来源:岳飞网(《岳飞家史考》八册)本文有改动。
岳飞网稿件,未进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