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精忠专栏

成都新农村里藏着老宗祠 传承岳飞爱国情

发布时间:2018-08-27 19:05:38  作者:  来源:成都日报
南宋名将岳飞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享有“鱼头火锅之乡”美誉的成都市新津县安西镇,有这样一处藏匿于新农村里的老建

W020180827337092280940.jpg

南宋名将岳飞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享有“鱼头火锅之乡”美誉的成都市新津县安西镇,有这样一处藏匿于新农村里的老建筑,与岳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准确地说,这处老建筑是岳飞第二十三世嫡孙岳逢阳告老还乡,于同治三年(1864年)扩建祖宅,修建起的岳祠堂,即现在的岳氏宗祠,又名月花祠堂。日前,成都市第十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公布,岳氏宗祠也名列其中。昨日,记者来到新津县安西镇月花村,探索岳氏宗祠里的历史记忆。

  已有155年历史 曾是月花小学所在地

  炙热的夏日清晨,暴雨刚过,拂面的清风中夹杂着青草香气。在一片铺开的嫩绿中,远远地就能看到月花村红白相间的现代式平房。宽敞整洁的乡间小路连通每家每户,路边的凉亭内,三三两两的村民惬意地扇动着蒲扇,唠着家常。听闻记者是来探访岳氏宗祠,55岁的岳文平主动当起了解说员,带着记者踏上了乡间小道。穿过翠绿茂密的竹林,走过一座木桥,一处写满沧桑的老建筑出现于眼前,若不是有岳文平带路,记者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颇显现代气氛的新农村,竟还有这样一处宗祠。

  155年以来,岳氏宗祠里燃烧着一代又一代岳氏宗亲的青春岁月,也见证着月花村的历史变迁。经过时光年轮的碾压,岳氏宗祠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如今,岳氏宗祠墙面斑驳,泛起淡淡的黄色,脱落的墙皮下,青砖裸露而出;屋顶上、墙角下爬满了厚厚的青苔;暴雨过后,大门前的杂草地里积起了不少小水坑;宗祠内早已无人居住,因此木门紧闭,仅有墙上的彩绘和窗户上精美的雕花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

  走近一看,大门上赫然写着五个大字“月花村小学”。既是岳氏宗祠,为何写着月花村小学?岳文平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将其中原委娓娓道来。原来,在解放初期,宗祠成为月花村小学办学所在地。“那时候可热闹啦!一到放学时间,唱戏的、卖零食的全部都聚集在学校周围,简直是形成了一个小商圈!”岳文平告诉记者,他曾在月花小学读书,那时候有5个班,将近200名学生,宗祠被改造为学校以后,内部设施变化极大。近几年,岳文平和其父母偶尔来打扫下宗祠的卫生,保持宗祠内部整洁。

  回想起住在岳氏宗祠里的时光,岳文平感叹道:“小时候,我们都在大四合院里玩耍,各家各户关系都很好,我还经常去别人家‘蹭饭’!”岳文平说,后来,岳氏宗亲渐渐都搬离了宗祠,很多甚至离开了成都,每每想到这里他都感到很惋惜。

  传承岳飞精神 或将打造成爱国教育基地

  “作为岳飞的后代,我感到非常自豪。既然祖先在此修建宗祠,那必定是想让岳氏一族将岳飞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岳文平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号召起了不少从岳氏宗祠走出去的岳氏宗亲,在清明节回来祭祖。“有时候甚至能碰到专门从外地来寻根的岳家人,我都感到很亲切,很激动。现在岳氏宗祠也是我们月花村的一个有名景点,不少游客还找上门来,希望我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去看看。”

  78岁的宋君茹20岁就嫁入了岳家,谈起远去的家族清明会,老人很是激动地说,“以往在有四合院的时候,我们的清明会是很热闹的,所有的岳家人都在一起办‘坝坝宴’,届时还有各种表演和祭祖活动,非常怀念那个时候!”宋君茹说,原来住在岳家宗祠里的老一辈大都已经去世,尽管非常希望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被保留下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岳氏宗祠被保护起来,她打心眼里高兴。

  “岳氏宗祠经历了太多,被保留下来的部分也在风吹日晒中逐渐老化。现在我们也很想将宗祠修复起来,但经费仍然是我们所面临最大的问题。”岳文平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号召更多的岳家人参与到岳氏宗祠的修复改造工作中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岳氏宗祠打造成传承岳飞精神的爱国教育基地。“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核心,那就是爱国,这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玉林 本报记者 白洋 实习记者 祝箫 文/图